杂历
明代以监生往各衙署历事制度。凡派往各衙门写本,或随同御史出巡者,称杂历。名额有定数,计各司写本,户部十名,礼部十八名,兵部二十名,刑部十四名,工部八名,都察院十四名,大理寺、通政司各四名;随御史出巡四十二名。俱于一年满日后上选,一般皆得补官。
明代以监生往各衙署历事制度。凡派往各衙门写本,或随同御史出巡者,称杂历。名额有定数,计各司写本,户部十名,礼部十八名,兵部二十名,刑部十四名,工部八名,都察院十四名,大理寺、通政司各四名;随御史出巡四十二名。俱于一年满日后上选,一般皆得补官。
春秋末齐国人,名乘,字子车。孔子学生。
晋魏郡黎阳(今河南浚县东)人,字子深。诸兄仕石勒,咸登显位,惟他阴欲避地海东,母死,庐于墓侧五年。勒以为武城令,以去海近,欣然就职。后为青州刺史刘征长史,带祝阿郡(今山东济南西)。石虎死,国中大乱,晋
①清代八旗包衣的基层编制单位之一。满名“浑托和”。上三旗包衣管领由皇室之家务奴仆编立,隶于内务府;下五旗包衣管领由王、贝勒、贝子、公等之家务奴仆编立,分隶于王公各府。凡管领下均统有满、蒙、汉三项人,在
书名。清翁方纲编撰。录取唐人碑文五十余种,附以己见,评其书法。有咫进斋本。
1676—1763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初名尊,字子还,号自牧道人。少为诸生,后至武当山为道士。中年入蜀,居成都临江寺之惜字宫,潜心修道,坚辞仕事。认为“道德五千言,总以清静为宗;金丹四百字,惟期守
春秋末年人,名亶,字子象。孔子学生。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载。
书名。清徐鼒撰。六十五卷,补遗五卷。纪传体南明史。徐鼒晚年,就《小腆纪年附考》同时期的各个人物编成本书,未完稿即病死,其子承礼整理补订成书。两书虽叙写同时期的史事,但前者用编年体,后者用纪传体,一以年
幾)道(约1030—约1106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熙宁七年(1074),因郑侠上书请罢新法,曾牵连入狱。元丰五年(1082),始监颍昌府许田镇,后退职家居。生平不
?—1535明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明世宗孝洁陈皇后之父。诸生。嘉靖元年(1522)授鸿胪寺卿,改都督同知。后封泰和伯。曾乞武清、东安地各千顷为庄田,世宗以八百顷给之。七年,陈皇后死,遂被黜。
?—368十六国时人。前燕主慕容儁时任将军,曾率三万军与石琨等破冉闵军。迁尚书右仆射。慕容儁光寿二年(358),并州壁垒百余降于燕,以绾为安西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并州刺史以抚之。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