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辰
天文学名词。即日、月、星。《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郑玄注:“三辰,日、月、星也。画于旂旗,象天之明。”
天文学名词。即日、月、星。《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郑玄注:“三辰,日、月、星也。画于旂旗,象天之明。”
官署名。金代置。掌货币出纳、流通、兑换等业务。设在南京(今河南开封)。长官为使、副使,秩正八品、正九品。下设攒典二人,库子八人。
即“北魏节闵帝”。亦称前废帝。
《公孙龙子》篇名。论证白马非马这一命题,故名。
①(1)春秋战国时各国为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之地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前656):“楚国方城以为城。”长城之筑,始见记载,北起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南至泌阳县东北。战国时楚、齐、魏、燕、赵、秦和中
自称乞蒙,史书作东苗、养鸭苗、养鸭仡兜或鸭子苗等。明天顺二年(1458),首领干把诸曾起兵称王,屡攻都匀(今属贵州)等处,次年被明军俘杀。清代分布于今贵州贵阳、修文、龙里、清镇及长顺等地。习于养鸭。从
1834—1880清湖南湘潭人,字子美。咸丰六年(1856)以亲兵从湘军曾国荃援江西,由把总、守备、游击擢至参将。同治元年(1862)改隶李鸿章淮军,统松字二营(后增至八营),与太平军激战于苏南、浙江
1743—1800清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字文光,号辉亭。曾参加金川之役,以军功擢至总兵。乾隆五十七年(1792)从福康安入藏反击廓尔喀入侵。六十年复从福康安镇压湘黔苗民起义,获首领石三保;又随额勒登
?—1646明末清初镇江丹阳(今属江苏)人,字太徽,号大彻。明崇祯进士,官至副使。南明弘光政权覆亡后,起兵松江,与巡抚田仰等奉明义阳王据崇明抗清。旋战败入浙,屯兵舟山。后因军无纪律,所至扰民,为黄斌卿
中国历史上以流亡人民原籍的州郡县旧名设置在所寄居之地的州郡县。汉、魏已有侨州郡县的记载,但大规模设置,却在东晋、南朝。西晋亡后,中原战乱,人民流徙,西起凉州,东至辽东,均有设置,尤以秦岭、江淮以南,东
三国魏乐安(今山东博兴东北)人,字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曾驳王肃《圣证论》,以阐释郑玄之说。撰《周易例》、《春秋例》,为《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尔雅》诸书作注。《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