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泊都监
武官名。宋置,见“都监”。
武官名。宋置,见“都监”。
天子议政的地方。班固《西都赋》:“左右廷中,朝堂百僚之位,萧曹魏邴,谋谟乎其上。”《后汉书·明帝纪》:“公卿百官……乃站集朝堂,奉觞上寿。”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职掌视旧太仆寺,负责军马之购运、补充、孳生、牧养及治疗。宣统三年(1911),改为暂设机构,以备改建军马总监。辖均调、繁殖二科。置司长一人掌司事
官名。 即秘书郞,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秘书郎。参见“秘书郎”。官名。详见“麟台”。
见“十猛将军”。
清朝对中央各部、院主官之称呼。如刑部大堂即指刑部尚书。
清制,中央六部、都察院,以及外省督、抚之文书,可盖紫色印信,故称紫花印。
满语。参见“档案”。
武官名。北周置,正职为上士,副职为倅长中士。参见“六率”。
官名。又称“大理” 或“大司理”。治狱官。相传大禹时皋陶为理。春秋时晋、齐等国置。《国语·晋语八》: “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舆为理,以正于朝,朝无奸官。”韦昭注: “理,士官也。”《左传·昭公十
官名。南诏官,犹唐朝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