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为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仁宗皇庆元年 (1312),由隆镇上万户府改立。军士来自唐兀、贵赤、西域、钦察、阿速等色目卫军,亦包括部分汉军和哈刺鲁军。掌屯守大都围周各隘口。置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下辖北口、南口、白羊口、碑楼口、古北口。迁民镇、黄花镇、庐儿岭、太和岭、紫荆关、隆镇十一个千户所。


官署名。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升隆镇万户府置,属枢密院,秩正三品。掌屯军徼巡盗贼于居庸关南北口,统领钦察,阿速护军三千六百九十三人,屯驻东西四十三处。其设官累有变易,后定置都指挥使三人,秩正三品,副指挥使二人,秩从三品;佥事二人,秩正四品,经历二人,秩从七品;知事二人,承发兼照磨一人,俱从八品;令史七人,译史、通事、知印各一人。所辖有镇抚所一,千户所十一。

猜你喜欢

  • 左神威军上将军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加官,无实职。在右神威军大将军下。

  • 著作东观

    犹言在东观(上班)搞著作。东观是东汉朝庭藏书的地方,类似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皇帝常派朝官到东观上班编写本朝国史,称为“著作东观”。“著作东观”不是官名,而是说明其在东观上班;工作是编修国史。

  • 安抚

    官名。隋文帝杨坚仁寿四年(公元604年),设安抚大使,由行军主帅兼任。唐朝各州如有水灾旱灾,便派巡察、安抚或存抚等使臣巡视抚恤;如由节度使兼任,则另有副使。到宋朝,安抚则为掌管一方军事和民政的官,称安

  • 官制用语。指官吏的调动,有转、迁二义,视具体情况而定。转属于官秩相同的调动,迁则属于升迁性质。官制用语。1、官吏平调称徙。《汉书·段会宗传》:“拜为沛郡太守,以单于当朝,徙为雁门太守。”2、有时上调也

  • 小臣

    官名。商朝始置,周朝沿置。殷商至西周,为君王近臣,掌王命传达,参与辅政,地位颇尊。春秋时期为侍御阉官。随王征伐,侍待君王,奉命出使,率众劳役; 掌祭祀,宾客飨食之服位。《周礼》夏官有“小臣”,“上士四

  • 典察后署

    官署名。明朝永乐(1403—1424)年间上林苑监十属署之一。其置废、设官同“典察左署”,见该条。

  • 寿武库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世祖至元十年 (1273) 由衣甲库改立,隶军器监、武备寺。置提点、大使各二员,副使四员。官库名。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以衣甲库改置,属武备寺,秩从五品,设提点、大使、

  • 造械主监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将,掌理海军造械事务。

  • 左司徒

    官名。掌民众百姓教化。春秋战国置。《管子·五行》: “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不诛不贞,农事为敬。”战国铭刻有之,见《古玺汇编》第二○号。参见“司徒”。

  • 工科右给事中

    官名。参见“工科左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