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镇西将军

镇西将军

官名。① 东汉末置,献帝初平三年(192),以韩遂任之。三国魏时,与镇东、镇南、镇北将军合称四镇将军。多授持节都督,出镇方面,二品。位在征西将军下,一般不与征西将军并置。蜀、吴亦置。晋朝定为三品,如为持节都督,则进为二品。十六国前秦、后秦、后燕、北凉沿置。南朝宋沿晋制。梁、陈时列为八镇将军之一。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一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二品。北齐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从二品。北周命品不详。麴氏高昌国亦置。②明朝延绥总兵挂印者称镇西将军。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掌帅兵镇守一方。《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初平三年,(韩)遂、(马)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三国也置,并与镇东、镇南、镇北三将军合称四镇将军。《三国志·魏书·曹真传》:“文帝即位,以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军事。”又《三少帝纪》:“蜀大将姜维寇洮阳,镇西将军邓艾拒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镇西将军朱琬拒胤。”其后,晋、十六国、南北朝多沿置。

猜你喜欢

  • 左右监

    官名合称,即左监和右监的简称。秦置,汉因之,掌平决诏狱。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后汉书·百官二·廷尉》。

  • 保顺

    宋朝功臣号。参见“功臣号”。

  • 虞候率

    官名。隋炀帝改左右虞候开府为左右虞候率,并置副率。掌斥候伺奸非。见《隋书·百官下》。

  • 瞽矇

    官名。“瞽”、“矇”合称。《周礼》春官之属。《周礼·春官》: “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又六十人。”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无目眹谓之瞽,有目眹而无见谓之瞽。”掌弦歌、讽诵。《国语·楚语上》:

  • 计部员外

    官名。渤海国右六司计部次官,位郎中下。

  • 平县

    汉朝根据县府政务繁简,分为剧县、平县,两者官员的侍遇有所不同。东汉安帝时规定,长吏如非父母丧无故去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上,乃得重新叙用。

  • 饧匠

    杂任职名。饧,古糖字,亦作餹。沈佺期《岭表逢寒食》诗:“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唐于光禄寺珍羞署置饧匠五人,掌糖的制作。

  • 刑部郎官

    刑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 布宪中大夫、下大夫

    官名。《周礼》秋官所属有布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宣布法令。北周依《周礼》之制置布宪中大夫,正五命,属秋官府。任此职者见《周书·薛善传·敬珍附传》:“子元约,位至布宪中大夫。”副职为布宪下大夫,正四命

  • 副都纲

    官名。管理佛教事务之僧官。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于各府僧纲司,府各一人,为僧纲司副长官。品秩未入流,设官不给禄,颁发度牒。与都纲共同掌领一府之僧人。清沿明制,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僧人充补,移咨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