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官郎中

都官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都官郎互称,为尚书省都官曹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定置为刑部都官司长官,从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仆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不预司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为职事官,从六品。哲宗元祐元年(1086)兼领司门,绍圣元年(1094)沼都官、司门二司互置郎官一员。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兼领比部、司门事。明初亦置,员一人,正五品,洪武二十三年(1390)罢。


官名。唐朝设此官,“掌配役隶,薄录俘囚,以给衣粮药疗,以理诉竞(强横)雪冤。”宋朝也设此官,其职掌基本上与唐同;掌管徒流配隶等事。见《旧唐书·职官二·都官郎中》、《宋史·职官三·刑部》,参看“都官”条。

猜你喜欢

  • 左陶

    官署名。战国燕置。主管陶器制作。战国燕国陶文有此官。

  • 市公用局

    市政府的属局之一。国民党政府规定,若市因实际需要,得增设公用局,将工务局办理的民营公用事业监督事项及财政局办理的公营事业的经营管理事项,划归该局管理,主官为局长。

  • 枭骑校尉

    官名,西汉置,掌领兵征伐或护卫、驻守。《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高昌侯董忠》:“忠有材力,能骑射……今为枭骑校尉,侍中。”

  • 参录尚书事

    官名。东汉尚书权重于太傅、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和大将军。此五官中无论那官执政,都必须加“录”或“参录”。“录”即“掌管”“总领”,“参录”即“参与掌管”。《后汉书·顺帝纪》:“(永建元年)丙戌,太

  • 刀剑备身五职

    即刀剑备身都将、刀剑备身别将、刀剑备身统军、刀剑备身军主、刀剑备身幢主等侍卫武官的合称。北齐置,属领左右府,由刀剑备身正、副都督统率,负责侍卫皇帝左右。从七品。武官名。北齐置刀剑备身都将、刀剑备身别将

  • 学士承旨

    官名。即翰林学士承旨。官名。宋代翰林学士院,置翰林学士承旨,为该院长官,掌制诏令撰述。见《宋史·翰林学士院》。明初置学士承旨,正三品,为翰林院官。见《明史·职官二·翰林院·吴元年》。

  • 大农寺

    官署名。渤海国置,有卿。

  • 舍人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舍人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仓下大夫属官,掌宫内米粟出入。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舍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掌宫中用谷之政务。

  • 贝勒依法依旦尼达

    满语官名。汉译为“司仪长”,为清朝贝勒府总统领官。设一人,从四品。掌董率府僚,纪纲众务。宣统元年(1909),以避溥仪讳,改称司礼长。

  • 太府监丞

    官名。金元太府监的佐官,金制秩从六品,员额二人。元制秩从四品,员额五人。参见“太府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