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剌干
官名。辽太宗会同元年(938),改称部达刺干为副使,县达剌干为马步,又译麻普。
官名。辽太宗会同元年(938),改称部达刺干为副使,县达剌干为马步,又译麻普。
官名。元置,为典瑞院的佐官,秩正四品,员额二人。
武官名。西汉设置,为护军都尉的属官, 王贺曾为之, 见《汉书·艺文志》。
官名。即良酝丞。
见“都部署”。
匈奴官号,位次骨都候,为领兵武官。见《后汉书·匈奴传》。
官名。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政府克北京,改原明十三道御史而置。职掌因明旧制。
吏名。宋朝谏院置。
南朝宋初置太子冗从仆射七人,太子旅贲中郎将(职如虎贲中郎将)十人,合称太子二将,掌东宫护卫。南齐无冗从仆射而有太子常从虎贲督。梁陈之制同宋。
官名。清初蒙古准噶尔部官。时准部分为二十四个鄂拓克(部属),每一鄂拓克设一至三、四人,管理大小事务。清政府统一设旗后废。官名。清代准噶尔各部均设此官,又写作“斋桑”,本汉语“宰相”之转,用做“管事者”
官名。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置, 为京城侍卫军之一,属枢密院。掌宿卫扈从,并兼屯田事务。国有大事则调度之。秩正三品,以都指挥使为主官,员额三人;下设副都指挥使二人,秩从三品,佥事二人,秩正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