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译经润文使

译经润文使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982)译经院建成,中设润文堂,以大臣为译经润文官,润色所译经文。真宗天禧五年 (1021),以宰相为译经润文使。仁宗天圣三年 (1025),又以宰相充任。后皆由宰相兼领,但在麻制中不入衔。庆历三年 (1043),始令于麻制中入衔。神宗元丰五年 (1082) 罢。


官名。宋太平兴国中,置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聘请梵学僧人翻译新经,以大臣为译经润文官,对所译经文进行润色。天禧中开始以宰相丁谓为译制润文使,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又以宰相王钦若为之。此后例以宰相领此使,惟任命宰相的制书中不列此种兼衔,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后始列此衔。

猜你喜欢

  • 军事编制单位。清代绿营兵制,以汛为标、协、营以下的一级编制单位,由千总、把总统领。参见“绿营兵”。

  • 管理国子监事大臣

    官名。清朝特设管理国子监事之最高长官。雍正三年(1725)设一人,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统辖祭酒以下各官,总理监事。光绪三十一年(1905)裁。官名。清制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始特简

  • ① 官名。又称“甸人”。(1)周朝置。掌藉田。《南宫柳鼎铭》:“司义夷场、甸事。”(2)春秋置。掌供薪蒸的小吏。《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②诸侯国家的名称。又作“田”。

  • 宁北将军

    官名。①西晋置,多兼并州、青州等州刺史,或都督并州、冀州诸军事,位在东中郎将之上。十六国后赵及北魏沿置。②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置,四宁将军之一,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相当于镇

  • 提举玉牒所

    见“玉牒所”。

  • 内奏事处

    见“奏事处”。

  • 学部左参议

    官名。清末学部之职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左、右各一人,正四品。佐尚书、侍郎核定法令章程,审议各司重要事宜。

  • 臬司

    ①宋朝诸路提点刑狱司简称。②明、清朝按察使之别称。即按察使。参看“按察使”条。

  • 掌交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蕃部中大夫掌交上士佐官,正二命。

  • 武巡捕

    见“巡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