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虎贲

虎贲

官名。西周始置,《周礼》夏官之属有虎贲氏,为宫中卫戍部队将领,掌王之出入仪卫之事。春秋战国沿置。汉朝属中央禁卫军。原名期门,武帝置,平帝元始元年(后1)更名虎贲郎,由虎贲中郎将率领,职掌宿卫,禁卫皇宫。东汉、魏、晋、南北朝皆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 (495),选天下武勇之士十五万人为羽林、虎贲,以充侍卫。次年,以代迁之士皆为羽林、虎贲。武人挽上格者为羽林,次格者为虎贲。除担任侍卫外,也常奉命出征,或赐与大臣充作仪仗,作为对大臣的特殊优遇。至唐始废。唐人为避讳,亦称武贲。


官名,周朝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贲同奔,如虎之奔,言其猛速。《尚书·牧誓序》:“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国语·鲁语下》:“天子有虎贲,习武训也。”汉武帝时有虎贲校尉,为八校尉之一。汉平帝时有虎贲郎和虎贲中郎将,掌宿卫。东汉时虎贲郎又分中郎、侍郎、郎中、节从等,属虎贲中郎将,掌值班宿卫。见《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虎贲中郎将》,参看“虎贲中郎将”条。

猜你喜欢

  • 临安府通判

    官名。南宋初年置,为临安府副长官。孝宗乾道七年(1171),改置判官领其事。九年复置。

  • 闾师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王城及四郊人民赋税征收。《周礼·地官》:“闾师,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掌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数,以任其力,以待其政令,以时征其赋”。官名。1、周

  • 都事

    官名。隋朝始设,又称“尚书都事”。隋初改尚书都令史为尚书都事,置八人,正八品,为尚书都省处理日常事务的官员。掌文书收发,稽察缺失,监印给纸笔等事。炀帝大业三年(607),移其职属都司郎(即左、右司郎中

  • 凤鸟氏

    官名。 传说少皡氏置。 掌历法。 《左传·昭公十七年》:“凤鸟氏,历正也。”杜预注:“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官名。掌司历。《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

  • 五兵尚书

    官名。属尚书省。三国魏始置,掌军事枢务,主管全国军事行政,领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五郎曹。西晋初不置,武帝太康 (280—289)间复置,分中兵、外兵为左右,共领七郎曹,仍称五兵。东晋、南朝沿置

  • 齐仆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驾驭天子金车。《周礼·夏官》: “齐仆,下大夫二人”,“掌驭金路以宾、朝觐、宗遇、飨食,皆乘金路。其法仪,各以其等为车送逆之节”。

  • 左大理监

    官名,即左廷尉监,掌审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参看“大理”条。

  • 东宫主书

    官名。①南朝齐置。茹法亮曾任此职。参见《南齐书·茹法亮传》。②北魏置,即“太子主书舍人”。

  • 翻译科

    清代特定的科目。仿金代女直(女真)进士科而设,专限八旗子弟应试。清初,满文与汉文相辅而行,故汉人之得庶吉士者,往往令其学习满文。其后满人多已汉化,满文用处不多,而满人能通满洲语文者亦日见其少,因此设置

  • 交州义士

    三国吴地方兵之一。募集交州地区百姓所组成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