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盛京工部

盛京工部

官署名。清朝盛京五部之一。掌盛京营缮工程事务。顺治十六年(1659)设。置侍郎一人,总掌部务; 堂主事二人,掌档案文移。下设左、右二司及银库等机构。左司掌办一部分工程并负责征收木税、修造各处船只等事。置郎中一人、员外郎三人、主事一人,四品官、六品官各一人,属员有外郎、领催、匠役、壮丁等。右司掌办一部分工程并负责征收苇税,兼管火药库、颜料库事务。置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四品官一人,属员同左司。银库掌工帑出纳,置司库二人。本部所征木、苇税和砖瓦折银均存银库。此外,还设有笔帖式十七人,分在各司、库等处掌翻译。以上各官除笔帖式有汉军一人外,均为满缺。光绪三十一年(1905)裁。


官署名。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设,掌盛京坛庙、陵寝、宫殿、城垣、公廨、祠宇营缮工程事务。设侍郎一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五人,堂主事二人,主事二人,四品官二人,六品官二人,司库二人,笔帖式十七人。部内分设左右二司:左司掌办一部分工程并掌收木税;右司掌办一部分工程,并兼收苇税。又有银库、火药库、秫秸厂等机构。

猜你喜欢

  • 给事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天官府纳言中大夫属官,掌理六经及诸文志,给事于皇帝左右。员六十人,分置左、右,正二命。北周时于其上置给事上士。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交涉使司

    官署司。清末地方各省所属之办事机构。掌主邦交。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始置于奉天、吉林二省,设交涉使为主官,下设佥事、科员及一、二等译官协助办事。附设交涉公所,办理公众交涉事务。宣统二年 (191

  • 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官名。清末京师大学堂之总管官。光绪二十九年 (1903) 由管学大臣改设。受总理学务大臣之节制,专管京师大学堂各分科大学事务,统率全学人员。原属管学大臣的译学馆、宗室、觉罗、八旗中、小学堂、进士馆、医

  • 太府寺

    官署名。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改少府为太府,设卿、少卿、丞,其官署或称太府寺。北齐正式定名,列为九寺之一。职兼南朝之太府、少府二卿,掌管金帛库藏出纳,以供国用,兼管冶铸、染织及宫廷手工业。

  • 圣庙执事官

    官名。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特设, 为衍圣公官属。三品二人,四品四人,五品六人,七品八人,八、九品各十人, 以孔氏子孙选充,掌祭届执事。

  • 门干

    吏名。“干”之一种。掌传达。三国魏诸郡、晋朝诸州、郡、县官府俱置。十六国后赵亦置。吏名,掌传达。三国时曹魏各郡置,晋朝的州郡县皆置,十六国后赵也置。《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门下循行尝疑门干盗簪,

  • 武功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皇城副使置,为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西夏后期亦置,品阶不详。官名。宋代武职诸司有正使、副使,徽宗政和改新官名,正使称大夫,副使称郎。武功郎旧为诸司副

  • 船政司

    官署名。①清末邮传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次年掌全国船政,凡内港外海各江航业、测量沙线、推广埠头、建设公司、营辟厂坞、审议运货保险以及检查灯台浮标等皆属之。置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主事

  • 步军副翼尉

    即“帮办翼尉”。

  • 客省直省舍人

    官名。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 置,属客省。员额二人,后增至三十二人,掌奏事给使差遣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