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玉牒馆

玉牒馆

官署名。清朝宗人府所属之机构。掌修皇族谱牒。顺治十三年(1656)开馆。后定制玉牒十年一修,届修则开,修成则闭。设正、副总裁官,无定员,届修时由皇帝在宗令、宗正及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内钦派; 督催一人,以大学士充; 总校官一人,以府丞充; 提调官二人,纂修官十一人,收掌官十二人,誊录官三十六人,分别由宗人府及内阁、礼部、翰林院等衙门选派。所修玉牒,以帝系为统,长幼为序,存者朱书,殁者墨书。纂成后缮录三份,分存大内乾清宫、景山寿皇殿(嘉庆十二年以前存皇史宬)、盛京敬典阁(乾隆八年以前存礼部)。另录副本及“备查档”,存宗人府,以为备查及下届纂修之底本。


清代宗人府所属临时机构。玉牒指皇族谱系。每十年纂修一次。每届修玉牒之年成立玉牒馆,设正副总裁官,由皇帝派定,无固定员额,并以大学士一人负督催之责。下设总校官、提调官、纂修官、收掌官、誊录官。总校官例由宗人府府丞充任,提调以下各官由宗人府堂官选派,其中不属宗人府的官员,由各衙门咨送。玉牒修成之后,玉牒馆即行结束,到下届纂修时再开馆。

猜你喜欢

  • 诸行宫都部署院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总诸行宫契丹汉人之事。道宗清宁元年(1055),“诏部署院,有事机密即奏,其投谤讪书,辄受及读者并弃市。”《辽史·道宗纪一》置都部署、知事、副部署、判官等职。官署名。辽置,属北

  • 刑曹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明永乐元年(1403)置。见“刑曹清吏司”。

  • 参知政事行府

    官署名。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因遣参知政事汪澈督视湖北京西路军马而置。其公事行移依三省体式,遇军期急切事务,难以申请待报者,许随宜措置。设主管机宜文字、提举一行事各一员,提辖一行

  • 猛武将军

    见“十猛将军”。

  • 给事局

    官署名。金朝置。属卫尉司。从事内廷服务。设使、副使领局事,秩正七品、正八品。有内谒者兼司宝二员,奉阁十一人,閤直二十人。官署名。金置,属卫尉司。与掖庭局分掌皇后宫中事务。有使与副使为正副主官,使,正七

  • 乡亭公主

    这是乡公主与亭公主的合称。《后汉书·皇后纪》:“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诸王女皆封乡、亭公主,仪服同乡、亭侯……其皇女封公主者,所生之子袭母封为列侯,皆传国

  • 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司

    见“福建广东道提刑按察司”。

  • 人祠

    褒奖功臣的方式之一。《明史记·事本末》卷七二记明崇祯三年(公元1635年)“赐故都督戚继光表忠祠”。清代有昭忠祠、贤良祠,同治时郡王僧格林沁卒,祀昭忠祠;光绪时大学士李鸿章卒,入贤良祠。

  • 承奉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 (586) 吏部置,为八郎之一,从八品上,为散官,番直出使监检。炀帝大业三年 (607) 废。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复置,为从八品上文散官。宋初因之。神宗元丰三年(1080)

  • 大都宣课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掌诸色课程和京城各市。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并原京城两税务为大都税课提举司,武宗至大元年(1308),改宣课提举司,秩从五品。设提举、同提举、副提举等职。下领马市、猪羊市、牛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