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洗马

洗马

官名。① 汉朝诸侯王国属官,东汉省。② 太子属官。秦置,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太子出行则为前导。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秩比六百石,员十六人。东汉属太子少傅。三国魏因之,七品。蜀亦置。晋朝置八员,七品,为太子詹事属官,掌太子图籍、经书,太子出行则前导威仪。南朝因之,宋七品,秩比六百石; 梁置八员,六班,隶詹事所辖典经局; 陈六品,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改从五品上。北齐置八员,从五品上,属詹事府典书坊所辖典经坊。隋隶太子门下坊司经局,从五品上,初置四人,炀帝大业三年 (607)减二人。唐因之,员二人,从五品下,掌经籍,出入侍从。高宗龙朔二年 (662)改司经大夫,三年改桂坊大夫,咸亨元年(670) 复旧名。北宋前期用为五品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换通直郎。辽朝为南面朝官,隶司经局。明朝为詹事府司经局长官,从五品,掌收贮经史,刊辑图书,立正本、副本、贮本,以备进览。后不掌本职,仅为翰林官迁转之阶。清顺治九年 (1652) 沿置,十五年罢,康熙十四年(1675)复置。掌经籍、典制、图书刊刻、收藏之事。满、汉各一人,从五品,汉员兼翰林院修撰衔。光绪二十八年(1902),詹事府并入翰林院,遂废。


官名。秦置,汉因之,也写作先马、前马,为太子属官,掌侍从,太子出则为前导;后汉洗马十六人,职如谒者。魏晋等沿其制,晋置八人,宋八人,齐一人。梁置典经局,设洗马,掌公文信札等,以世族充任。陈因梁制。北齐称典经坊洗马,隋唐称司经局洗马,专掌书籍。其后历代沿置,清代虽无太子,但有此官,以备翰林官的升转。至清代末年废。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庶子·洗马》、《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四》。

猜你喜欢

  • 鲁诗博士

    学官名,汉置,掌教授鲁诗。汉朝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齐人辕固(即辕固生)所传授的叫《齐诗》,鲁人申培所传授的叫《鲁诗》,燕人韩婴所传授的叫《韩诗》,鲁人毛亨所传授的叫《毛诗》(始于鲁人毛

  • 赐祭葬

    褒奖官员的方式之一。《明史》卷一三七记明洪武中祭酒宋讷卒,“帝悼惜,自为文祭之。又遣官祭于家,为治葬地,文臣四品给祭葬者,自讷始。”

  • 委输官

    官名,汉朝在三辅置委输官,掌转运及积存货物。《史记·平准书》:“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

  • 家马厩令

    官名,汉置,又称家马令,掌皇帝私人所用御马。详“家马令”条。

  • 尸官

    食其禄而不尽其职的官。《后汉书·梁统传》:“永言终制,未解尸官之尤。”

  • 从史

    官名。汉朝郡县不列入诸曹的散吏。《汉书·儿宽传》:“宽以儒生在其间,见谓不习事,不署曹,除为从史,之北地视畜数年。”颜师古注:“从史者,但只随官僚,不主文书。”官名,西汉置。西汉官府有的置从史,为不列

  • 司谒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后改典命为大司礼,遂隶大司礼,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礼为礼部,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掌朝觐、大飨时宾赞之职,下设司谒下士以佐

  • 建康监

    官名。南朝梁、陈置,属建康令。职掌与“延尉监”略同,为高级审判官。梁四班,陈七品。参见“建康三官”。

  • 典医监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领东宫太医。成宗大德十一年 (1307)置,隶詹事院。武宗至大四年 (1311) 罢。文宗天历二年 (1329) 又由典医署改立,隶储政院。置达鲁花赤二员,卿三员,太监、少监

  • 门下坊

    官署名。管理东宫供奉诸事,北齐始置,设中庶子、中舍人、通事守舍人、主事守舍人,各四员,领殿内、典膳、药藏、斋帅等局,各有属官。隋朝沿置,兼典经籍,设左庶子二员、内舍人二至四员、录事二员、主书令史四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