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教坊

教坊

见“教坊司”。


官署名。掌教习音乐,俳优杂技。《新唐书·百官三·太乐署》:“武德(高祖李渊的年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自是不隶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宋代也设教坊,属太常寺。《宋史·职官四·太常寺·教坊及钤辖教坊所》:“掌宴乐阅习,以待宴享之用,考其艺而进退之。”金代也置教坊,掌殿庭音乐,其官有提点(正五品)、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判官(从八品)、谐音郎(从九品)。见《金史·百官二·教坊》。明设教坊司,掌乐舞应承,属礼部;其官有奉銮一人(正九品)、左右韶舞各一人(从九品),左右司乐各一人(从九品)。见《明史·职官三·教坊司》。清废。参看宋高承《事物纪原·教坊》。

猜你喜欢

  • 勋武前锋散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突属官,在直突都督之下。佐其负责宫禁侍卫。从七品。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直突属官,秩从七品下,掌警卫宫廷。

  • 西南边大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初见于太宗时,统辖西南路兵马。

  • 内直

    金代宦官名。置于宣徽院宫闱局及内侍局,掌宫内给使。

  • 武士

    (1) 汉代卫尉所属的低级武官。其地位高于作为士兵的卫士,见《汉书·惠帝纪》。(2)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改府兵士兵——卫士为武士。

  • 监掣同知

    官名。清朝管理盐务之官员。乾隆二十四年(1759)始设。后定员额,山西、河东、两淮、淮南、淮北各一人。正五品。掌掣盐政令。官名,清设此官,属两淮盐政,专掌抽查检验盐斤之事。见《清史稿·职官三》。

  • 警备司令部

    军事机关名。国民党政府于抗日战争时在大中城市设置,以维持社会治安和统治秩序。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曾在南京、北平、武汉、昆明等地设警备总司令部,其组织规模相当于较小的绥靖公署。惟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

  • 牧师令

    官名,即牧师苑令,详该条。

  • 国子生

    宋朝国子监学生总称。宋初多为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又称监生。仁宗庆历四年(1044)建太学,扩大招生范围后,监生包括太学生、武学生,国子生则专指其父兄叔伯在朝为官、经补试合格入学之人。武学亦曾设国子生额,

  • 梅勒额真

    满语官名。又作“美凌厄真”。意为“围肩之主”。或 “两肩之主”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编立八旗,每旗设一固山厄真,又设左、右梅勒额真各一人以佐之。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称“

  • 和嫔

    皇宫中的女官名。也是皇帝的妾,西汉末年王莽置。《汉书·王莽传下》:“备和嫔、美御、和人三,位视公;嫔人九,视卿;美人二十七,视大夫;御人八十一,视元士:凡百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