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循资

循资

选举制度,即选人依资序叙迁。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侍中裴光庭以选人猥众,有出身二十余年而不获禄者,乃作循资格,无论贤与不肖,一概据资考配拟。凡官罢,满若干选而后集,各有差等,官卑选多,官高选少,必合乎格者乃得铨授。天宝九载(750),令选人注拟不限循资。后或行或废。五代复作循资长定格,准格者循资考入官。宋朝因之。凡七阶选人,皆依不同出身、考数、任数乃举主人数,自下而上依格铨授。


宋制、选人共分七阶,铨选时依其不同出身、考、任数及举主人数,自下而上递升,称为循资。其法有常调、酬奖、恩例、奏荐与举人入官等的区别。如判、司、簿尉循资常调可升入令、录;得到酬奖,初任循资可升入知令、录,次任二考以上可升入令录,用乞恩例陈乞可以升入试衔知县;得到奏荐,根据不同出身,考任年限与举主员数,可以循入令录、初等职官或两使职官。

猜你喜欢

  • 度支郎

    三国两晋南北朝尚书省度支曹长官通称。亦称度支郎中,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隶度支尚书。魏、晋、宋六品,梁五班,陈四品、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郎中为五品上,郎从五品中,二十三年皆称郎中,

  • 虞舜时创设的学校名。《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氏族社会中掌教化的是长老,对氏族成员普遍地进行礼、乐、射等教育。虞舜时氏族已分化为阶级,部落联盟议事会已蜕变为贵族的议事机关,

  • 黄甲

    官场用语。宋朝殿试合格礼部正奏名举人,分为五甲,以黄纸写榜,称为黄甲。

  • 郡门下祭酒

    郡散吏名。汉代郡府属吏掾、史中的最尊长者,或称郡掾祭酒,见《汉书·鲍宣传》。参见“散吏”。

  • 典礼院学士

    官名。清末典礼院属官。宣统三年(1911)设。八人,简任。承掌院大学士之命讨论典礼,参订章制。

  • 县市令

    杂任职名。隋代于县置市令,管理县治所在的市场,唐制,畿县及诸州属县各置市令一人,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其下各有市佐、市史、市帅,分行检察。

  • 祠官

    宋朝宫观官俗称。1、掌管祭祀和祠庙的官。《史记·封禅书》:“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五月诏:“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2、宋朝宫观官的俗称

  • 陵台丞

    官名。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所置献、昭、乾、定、桥五陵台次官,各一员,从七品下。参见“陵台令”。官名。唐置,为陵台令之贰,与令共掌守卫陵墓。见《新唐书·百官三·诸陵台》。

  • 嫡子

    旧指正室之妻所生之子。清制,王、公嫡子一人得按定例袭封爵位,其余未封之嫡子与余子一同照例考授。

  • 交易丞

    官名。新莽置。王莽改制时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五都分别设五均司市师,皆置交易丞,员五人,职掌五均赊贷及交易等事。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掌五均赊贷及市场交易。《汉书·食货志下》:“今开赊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