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弘文馆

弘文馆

官署名。唐高祖武德九年(626)改原修文馆而置,隶门下省。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参议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之事。武则天垂拱(685—688)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中宗神龙元年(705)避太子讳,改名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719)复旧。置学士,均五品以上,六品以下者为直学士,未登朝为直馆,无定员。太宗贞观(627—649)中置讲经博士,高宗仪凤(676—679)中置详正学士。中宗景龙二年(708)置大学士四人、学士八人、直学士十二人。睿宗景云(710—711)中减员,玄宗开元七年(719)增置校书郎、校理等官。穆宗长庆三年(823)罢详正学士、讲经博士。金朝置,改称弘文院,设知院、同知弘文院事、校理;掌校译经史。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曾置,设学士,旋罢。宣德(1426—1435)中复置,改名弘文阁,随即并入文渊阁。明末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后改原明朝翰林院而置,职掌依旧。


官署名。唐设此官,属门下省。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等。见《新唐书·百官二·弘文馆》。

猜你喜欢

  • 通流闸官

    官名。清朝管理北运河通流闸之官员,未人流,隶于坐粮厅,掌闸门之启闭,水小则蓄,水大则兼。并管束运米脚夫,勿任抛散。

  • 诸津署

    官署名。南朝于重要水口置津主,其职掌为检查出入行旅及所携货物,收其课税。隋初于都水台置诸津署,上津每津置尉一人,丞二人;中津每津置尉、丞各二人。下津每津置典作一人,津长四人。唐代于诸津各置令一人,正九

  • 要会

    官府记录财政收支情况的文书。《周礼·天官·小宰》:“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群吏之要”,“听出入以要会。”郑玄注引郑司农:“要会,谓计最之簿书,月计日要,岁计曰会。

  • 十八族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掌岷州十八族军民政务,隶于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秩从三品。设达鲁花赤、元帅、同知、知事各一员。

  • 兽医学生

    杂任职名。唐置,见“兽医博士”。

  • 试俸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官吏升转资格之一。凡任京官郎中以下,小京官以上之职,外官道府以下,佐杂等官以上之职者,均需试俸二年、三年、五年,方能升转。康熙中定捐纳官试俸之制,乾隆中定满、汉捐纳及议叙升补等官

  • 尚书考功郎

    即“考功郎”。

  • 同掌宿卫事

    官名。辽朝北面官,宿卫司官员,在总知宿卫事下。官名。辽代宿卫司长官之一,位在总宿卫事、总知宿卫事之下,掌宿卫之事。见《辽史·百官志一·宿卫司》。

  • 常平丞

    官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置为太府寺常平署次官,二员,从八品下,武则天垂拱(685—688)初东都(洛阳)亦置。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 国宗掌书

    官名。太平天国前期置,见“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