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豹韬卫
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即“左右威卫”,见该条。
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即“左右威卫”,见该条。
杂任职名。唐置于京县或畿县,其职掌相当于州的司功参军事。参见“司功参军事”。
官署名。南朝梁、陈置,隶大匠卿。隋朝将作寺置,设令二员、丞三员、监作八员。文帝开皇二十年(600)改隶将作监。唐朝沿置,令二员、丞三员、监作十员,掌版筑、涂泥、丹垩、匽厕之事。北宋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
即“推直官”。
官署名合称。隋炀帝大业(605—617)初置,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方使者署,掌四方方国及互市事,各置使者一人及典护、录事、叙职、叙仪、监府、监置、互市监、监副、参军各一人; 录事主纲纪,叙职掌其
官名。汉置,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三辅“皆有二丞”。秩六百石,与一般郡丞相同。《汉书·刘向传》记路温舒曾为右扶风丞。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刑部司长官,掌杖、鞭、徒、流、死五刑的判决与执行。下设小刑部下大夫、小刑部上士、小刑部下士以佐其职,领司刺上士、乡法上士、遂法上士、稍法上士、县法上士、
即“别头试”。宋代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即“别头试”,见该条。
官名。宋设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官名。宋太祖建隆(960—964)中置,掌南郊仪仗之事,设副都部署佐之。后不常置。
秦汉时,郡府僚属分佐官和属吏。二百石以上由朝廷任命的,称佐官,如丞、长史、尉等;二百石以下由守相任命的为属吏,如主簿、督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