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尚方令

尚方令

官名。秦始置,两汉因之。为尚方署长官,隶少府,秩六百石。有丞。东汉常任宦者。汉末 (一说西汉武帝时) 分置中、左、右三令,各有丞。历代或省或置。魏、晋、南朝宋七品,梁一班,北齐隶太府寺。唐朝去“方”字,改名中、左、右尚令。金朝复置,从六品。参见“尚方”。


官名。秦置,汉因之,主造皇室所用刀剑玩好之物;属少府。有令有丞,丞为之二。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后汉书·百官三·尚方令》。魏晋沿置。西晋尚方分左中右,东晋置一尚方。见《晋书·职官志·少府》。南朝刘宋置左右尚方,各一令丞,皆掌造兵器。见《宋书·百官上·少府》。隋置左内右三尚方署,属太府寺。见《隋书·百官下·太府寺》。到唐朝,分中左右三尚署,仍属少府,各置令丞。中尚署掌供郊祀圭璧及天子玩器。后妃服饰雕文错綵之制。左尚署掌供翟扇、盖繖、五路、五副、七辇十二车等。右尚署,掌供十二闲马之辔。见《新唐书·百官三·少府》。

猜你喜欢

  • 舟楫署令

    官名。唐太宗贞观六年 (632) 始置,员一人,正八品下,为舟楫署长官,掌舟楫、漕运之事。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738) 罢。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废。

  • 秀孝

    秀才、孝廉合称。《晋书·华谭传》: “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

  • 舍中大吏

    官名。乌孙国置,员二人。见《汉书·西域传》。官名,汉西域乌孙国置,掌内部事务。《汉书·西域传·乌孙国》:“相、大禄、左右大将二人,侯三人,大将、都尉各一人,大监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骑君一人。

  • 大都路提举学校所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秩正六品,掌本路学校。隶大都路都总管府。置提举一员,教授二员,学正二员,学录一员。官署名。元置,秩正六品,管理大都路的儒学。设提举一人,教授二人,学正二人,

  • 判司

    官名合称。唐朝节度使、州郡僚属的统称。官名,掌批判文牍,为节度使等官的属员。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白居易《自吟拙什因有所怀诗》:“趁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 奉信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一班,是最低的一班,大通三年 (529)定制后,仍为最低的一班。

  • 翊武将军

    官名。三国蜀置。《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乔)子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杂号将军名,三国蜀置,掌征伐或驻守。《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子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

  • 大内相

    官名。渤海国官,置一人,总政省堂事,居左、右相上。

  • 县道判

    道官名。元置,见“县威仪司”。

  • 储政院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二品。文宗天历二年(1329)由詹事院改名,掌辅翼皇太子之事。下辖家令司、曲幄署、府正司、资武库、延庆司、典医监等机构。官署名。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改詹事院为储庆使司。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