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将军幕府

将军幕府

佐助将军处理军务员职的总称。《史记·李牧列传》有“市租皆输入莫府”之语,索隐:“崔浩云:古者出征为将,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帟为府,故曰幕府。”将军幕府的员职,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令史等。长史秩千石,是幕府的总管,可以代表将军或单独行事;司马秩亦为千石,主兵,即在军事上为将军出谋画策或帮助将军调遣军队;从事中郎秩六百石,职参谋议,是属于参谋性质的吏员;掾属与令史是管理具体事务的,有些也起参谋作用,一般有二、三十人,可以统称掾、史或舍人,也可以其所领职务为称,如外刺、刺奸及部集、兵曹掾史、禀假掾史等。不同时期不同将军的幕府,其人数不一,多为随事而设;也有因人而设者,如《汉书·蔡义传》记蔡义“以明经给事大将军幕府。”以上是将军幕府僚属, 其领兵作战,有部、曲、屯等组织:将军所领军队分为部,部有校尉、司马(不设校尉的部只设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为其副职,其别营领属者,为别营司马);部下有曲,曲置军侯(副职称为假侯);曲下有屯长,每一屯长五十人;屯长之下则为什伍组织,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三国时期将军幕府略如汉制,魏二品将军,以骠骑将军为例,其幕府所属有军师一人,第五品;长史、司马各一人,第六品;从事中郎二人,第六品;正、行参军二人,(持节为都督者则置三人),第七品;门下督一人,第七品(其下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开府则置门令史一人);营军督、刺奸督、帐下督各一人,秩均为第七品;记室督一人,第七品(开府则置记室省事令史、閤下记室书令史各一人) ;部曲督,无固定员额,第七品;主簿一人);西东閤祭酒一人(开府则置功曹史、书佐各一人);户仓曹令史、属各一人(开府则置);兵铠士贼曹令史各一人;西东曹掾、令史、学事各一人(开府则置)。其二品以下诸将军,所属员职依次递减。晋与南北朝时,汉魏以来的一些重要的将军名号多成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其开府为位从公者则置府僚,略如公府之制(参见“公府掾属”条);其领兵在外者,多为州刺史与郡太守的兼职,除州、郡行政属吏之外,另有军府的组织,称为州军府或郡军府,其员职略如军府之制(参见“州军府”、“郡军府”条),军府僚属并逐渐侵夺了州、郡行政属吏之权,逐渐成为地方行政员吏。至隋遂废去地方行政系统的员吏,以军府僚属的员职,正式定为地方行政员吏,并废去郡一级建制,以州统县。于是本属军职的州司马,至唐代遂成为安置贬降的朝廷官员的闲职,而禁军、十六卫等军事系统的僚属则另有设置,与汉魏南北朝以来的幕府不同。

猜你喜欢

  • 经筵

    儒臣向皇帝讲授经史之制度。汉成帝时,曾召郑宽中、张禹朝夕至金华殿,讲说《尚书》、《论语》。北魏孝武帝复延公卿学官于显阳殿,命儒臣讲《孝经》、《礼记》、《大戴礼》。至宋朝始成定制。宋太宗曾以著作佐郎吕文

  • 提举河渠

    官名。宋置,掌河渠之事。《宋史·河渠志一》载: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十二月诏“以……殿中丞李仲昌提举河渠,……勾当河渠事杨纬同修河决”。

  • 韎师

    官名,周设此官,掌教东方夷族舞乐。见《周礼·春官·韎师》。

  • 盛京刑部

    官署名。清朝盛京五部之一。掌审办盛京旗人及边外蒙古狱讼案件。康熙元年 (1662) 设。置侍郎一人,总掌部务; 堂主事二人,掌题奏文移。下设肃纪前、左、右、后四司,各置郎中一人,员外郎、主事一、二人不

  • 安夷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间曹操置。三国魏沿置,定为三品。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三班,普通六年(525)刊正将军名号时罢。杂号将军名,东汉末曹操置,掌征伐或驻守。

  • 水州苑

    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置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水州苑属金台监。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永乐十八年并入太仆寺。

  • 章佩院

    见“章佩监”。官署名。元至元二十二年置章佩监,至大元年升为院,秩从二品,掌御服宝带、后妃首饰等物,至大四年复称监。见《元史·百官六·章佩监》,参看“章佩监”条。

  • 典买办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及军中职官。见 “朝上典官”、“军中典官”。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掌采买物料,分设朝中与军中,朝中的为天朝典官,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指挥;军中的为各军典官,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监军。

  • 金蝉

    冠饰。汉朝皇帝近臣如侍中、中常侍均用之,常与貂尾并用,称为貂蝉。后为贵幸近臣代称。东汉时,宦官如中常侍亦冠此。唐朝显庆二年(657)增置散骑常侍二员,分左、右,隶门下,中书省,皆金蝉、珥貂。

  • 细作丞

    官名。南朝、北齐皆置。见“细作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