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学

大学

高等教育机关。清末始创办近代高等教育,辛亥革命后,首都与各省多设置大学。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二月,依照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国立大学条例》规定,国立大学设文、理、法、医、农、工、商等科,各科分设各学系。各国立大学可设数科或单设一科。招收高级中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录取学生以其入学考试的成绩决定。修业期限为四至六年,采用选科制,学生修业期满,考试及格者发给毕业证书,称某科学士。国立大学设大学院,招收大学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者,研究有成绩者授予学位;并可设置各种专修科及“学校推广部”。国立大学的组织机构,设校长一人,由教育总长聘任;校长为本校的例任董事,与部派董事、聘请董事共同组成董事会,由校长负责召集,审议学校计划、预算、决算及其他重要事项;又设“评议会”,其成员由校长和从正教授、教授中推选若干人组成,由校长负责召集,评议学校内部组织,各项规章及其他重要事项;各科、各系及大学院各设主任一人,由正教授或教授组成,规划本单位课程及教育。在高级中学未普及以前,国立大学得设预科,招收旧制中学及初中毕业生,其修业年限,在四年制毕业者预科修业二年,在三年制毕业者预科修业三年。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七月公布《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国立大学由教育部审察全国各地情形设立;由省政府设立者为省立大学;由市政府设立者为市立大学,由私人或私法人设立者为私立大学。上述大学的设置、变更及停办,须经教育部批准。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始得称为大学,不合上述条件者为独立学院,得分两科。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得分若干学系,并得附设专修科。大学于各学院外得设研究院。大学设校长一人,综理校务;大学院或独立学院设院长一人,综理院务;独立学院各科各设科主任一人,综理各科教务;大学各学系设主任一人,办理各该系教务;大学各学院教员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种,由院长商请校长聘任,并得聘兼任教员,但其总数不得超过全体人数五分之一。校务会议审议大学预算,大学学院、学系的设置及废止,大学课程,大学内部各种规则,学生考试事项,学生训育事项,以及校长交议事项。校务会议得设各科委员会。大学各学院设院务会议,以院长、系主任及事务主任组成,以院长为主席,计划本院学术、设备事项,审议本院一切进行事宜;各学系设系教务会议,以系主任及本系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系主任为主席,计划本系学术、设备事项。大学职员及事务员均由校长任用。大学入学资格是须曾在公立或已立案的私立高级中学或同等学校毕业,经入学考试及格者。修业年限除医学院为五年外,其余均为四年。私立大学或私立独立学院另有校董会的组织,掌理学校经费及用人之权。另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八月十五日公布的《大学规程》中有关于学系设置的规定:大学文学院或独立学院文科分设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哲学、史学、语言学、社会学、音乐学及其他各学系:大学理学院或独立学院理科分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地理学、地质学及其他各学系,并得附设药科;大学法学院或独立学院法科分设法律、政治、经济三学系,但得专设法律学系;大学或独立学院之有文学院或文科而不设法学院或法科及设法学院或法科而专设法律学系者得设政治、经济二系于文学院或文科;大学教育学院或独立学院教育科分设教育原理、教育心理、教育行政、教育方法及其他各学系;大学或独立学院之有文学院或文科而不设教育学院或教育科者,得设教育系于文学院或文科;大学农学院或独立学院农科设农学、林学、兽医、畜牧、蚕桑、园艺及其他各学系;大学工学院或独立学院工科分设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造船学、建筑学、采矿、冶金及其他各学系;大学商学院或独立学院商科分设银行、会计、统计、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交通管理及其他各学系;大学医学院或独立学院医科不分系。各学系遇必要时得再分组。国立的大学、独立学院与专科学校多由教育部直辖,如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洋工学院、广东法科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医学院、艺术专科学校、音乐专科学校、中法工学院等;也有直属于他部的,如交通大学由铁道部管辖。省市立大学由省市政府管辖;私立大学或独立学院多由外国教会设立,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各教会大学组织“中华基督教教会大学协会”,参加这个协会的有北平的燕京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福州的福建协和大学,上海的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广州的岭南大学,杭州的之江大学,长沙的雅礼大学,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武昌的文华大学、博文书院等十四所院校;还有未参加该协会的大学和旧教设立的大学,如北平的辅仁大学,上海的震旦大学,福州的华南女子大学,广州的夏噶医科大学等;间有私人创办的大学,如华侨陈嘉庚创设的厦门大学。以上各院校均按《大学组织法》组织而成,不属教育部直辖的,并受教育部的监督。此外,参谋部所属的陆军大学,内政部所属的中央警官学校则为军警系统的大学,其性质、组织与一般大学不同。参见“陆军大学”、“中央警官学校”。

猜你喜欢

  • 乌丸都督

    官名。三国魏时乌丸酋长称号。《三国志·乌丸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率众王护留叶,昔随袁尚奔辽西,闻(母丘)俭军至,率众五千余人降。”三国时辽西乌丸首领称号。《三国志

  • 秘书卿

    官名。元代秘书监的长官,其地位在秘书监太监、少监之上。见“秘书监(2)”。

  • 医正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太医下大夫医正上士佐官,正二命。

  • 副元帅

    武官名。为元帅、都元帅或大元帅的副职,参见“元帅”、“都元帅”、“大元帅”。

  • 备御官

    官名。清入关前八旗组织中基层编制单位牛录之长官。初设时称牛录额真。太祖天命五年(1620)改为备御官。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牛录章京。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佐领。

  • 大捐处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设,掌管捐纳人员按卯掣签加捐过班注册,稽察捐生银数及出身履历。设经承以办理事务。本处成立之前,其职任属求贤科。

  • 西域副校尉

    官名,西汉置,为西域都护之副,协助都护掌护西域诸国。《汉书·陈汤传》:“(陈汤)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都护延寿、副校尉汤……斩郅支之首。”

  • 兵官

    官名。郑成功所设六官之一,主征战、兵仗等事。

  • 京尉大夫府

    官署名,为京尉大夫的官署。参看“京尉”条。

  • 千户之君

    千户之君,即食邑千户的列侯之别称,也称千户侯。《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人,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封者食租税,税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