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爵名。周朝贵族地位较低的一种爵位。士爵又分上、中、下三等。春秋时士多为卿大夫家臣,或食田,或以俸禄为生。《左传·昭公七年》: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②狱官。相传虞舜时皋陶任此官。西周时或称“司士”。春秋时晋国则称“大士”。《尚书·虞书·舜典》:“帝曰: ‘(皋陶)汝作士,五刑有服。’”


1、爵名。位在卿、大夫之下,为贵族的最低一级,其下则为平民、奴隶。常任王朝的低级官吏或卿、大夫的家臣。《左传·昭公七年》:“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注:“俞正燮《癸巳类稿·仆臣台义》曰:皂者,《赵策》所云‘補黑衣之队’,卫士无爵而有员额者,非今皂役也。士则卫士之长。舆则众也,谓卫士无爵又无员额者。隶则罪人,《周官》所谓‘入于罪隶’,汉之城旦舂轮作。僚,劳也,入罪隶而任劳者,其分益下,若今充当苦差。仆则三代奴戮,今罪人为奴矣。谓之台者,罪人为奴,又逃亡复获之,则为陪台。自皂以下,得相役使。”士又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详“下士”条。

2、狱官:《尚书·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注:“士,理官也。五刑:墨、劓、剕、宫、大辟。服,从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咎繇作士,正五刑。”注:“应劭曰:士,狱官之长。”

3、里尉。《管子·八观》:“乡毋长游,里毋士舍。”注:“士,里尉。”

4、邑宰。《礼记·杂记上》:“士次于公馆。”注:“士,谓邑宰也。”

猜你喜欢

  • 比德真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 魏虏传》: “曹局文书吏为比德真。”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 骁胜将军

    参见“十骁将军”。官名。梁置。为百号将军之一,拟官六品。见《隋书·百官上》。参看“骁雄将军”条。

  • 南京都元帅府

    参见“南京兵马都总管府”。

  • 侨州郡县

    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诸朝遇有州、郡、县沦陷者,往往暂借别地重置,仍用旧名,所置称为侨置州、郡、县。如西晋置司州,原治洛阳,为前赵所占,元帝南渡,就在徐州侨置司州。《宋书·州郡志一》又记东晋咸和四

  • 昔博赤

    即“昔宝赤”。

  • 典天锣

    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府置,属朝内典官。员额四十八人,官阶为职同指挥。参见“典锣”。

  • 光初主簿

    官名。隋朝诸州、郡、县属官。

  • 左右都督

    武官名。明置,见“五军都督府”。

  • 都事

    官名。隋朝始设,又称“尚书都事”。隋初改尚书都令史为尚书都事,置八人,正八品,为尚书都省处理日常事务的官员。掌文书收发,稽察缺失,监印给纸笔等事。炀帝大业三年(607),移其职属都司郎(即左、右司郎中

  • 都船令

    官名。西汉置。初属中尉,主都船狱,有三丞。或以都船狱令为治水官。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中尉更名执金吾后改属之。东汉省。官名,汉置,属执金吾,掌治水。有三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