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

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省政府。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十二月十三日行政院公布《县各级干部人员训练大纲》,规定“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委员会为省训练之计划及考核机关,设委员十五人至十九人,省政府主席、秘书长、各厅厅长、保安处处长、军管区司令部国民军训处处长、省政府委员二人、省党部委员二人、当地公立大学校长为当然委员,其余委员由省政府聘任之;置主任委员一人,由省政府主席兼任。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为省训练之执行机关,设团主任、教育长各一人,下设教务、训导、总务三处及军训总队,团主任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除山西、新疆二省外,各省均遵照设立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委员会及训练团。

猜你喜欢

  • 噶拉衣章京

    即“噶喇依章京”。

  • 马步军副都军头

    见“都军头”。

  • 内放

    任官术语。清朝官员之实缺,绝大多数由中央政府任命,称“内放”。少数缺位由外省督抚呈请任用,称“外补”。

  • 总佐

    官名。南诏官,每百家置一人。

  • 南面行营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有征伐则设。掌南部兵马之政令。

  • 三等通译官

    见“通译官”。

  • 三司推勘公事

    见“三司推勘院”。官名。宋置, 见“三司推勘院”。

  • 典农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元年 (196),曹操兴办屯田,各郡国有屯田者置,掌屯田事务,管理所部吏民,属大司农。郡国太守、内史不得干预其事务。可派遣上计吏,并通贡举,同于郡、国。秩二千石。部内亦常设军兵。属官

  • 民政部参议厅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设。掌一部谋议之事,议定本部法令章程。置左、右参议各一人,参事二人。设则例局、统计处。

  • 宝林

    官名。隋、唐内官。隋炀帝置二十四员,正五品。唐朝置二十七员,正六品,位才人下、御女上。内命妇名。汉代有保林,隋炀帝时改称宝林,属于女御的一种,为皇帝之妾,员额二十四人,秩正五品。唐制宝林二十七人,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