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过

司过

官名。君王左右近臣,掌纠王过失,示惩戒。相传商朝置。春秋战国沿置。《吕氏春秋·自知》: “汤有司过之士。”《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司过荐罪。”《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秦汉之际张楚政权亦置,掌监察臣下。《汉书·陈胜传》: “以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官名,商朝设此官,掌对上给国王提建设性意见,供国王参考、纠正过失;对下监督、检举群臣过失并上奏。《吕氏春秋·自知》:“汤有司过之士。”战国时也设此官,《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时陈胜设此官,掌监督群臣,检举上奏。《汉书·陈胜项籍传》:“(陈胜)以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猜你喜欢

  • 织染署令丞

    官名。北齐太府寺有司染署,隋沿置。炀帝时改属少府监,又置司织署,各设令及丞。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合司织、司染为织染署。唐沿置,令一人,正八品上;丞二人,正九品上;又有府、史、监作、典事、掌固之属。

  • 治礼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为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后改典命为大司礼,遂隶大司礼,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礼为礼部,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员一人。下设治礼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

  • 司卫寺少卿

    官名。见“司卫寺”。

  • 下军

    春秋时的军队建制。见“三军将佐”。

  • 总领中丞司事

    即“总知中丞司事”。

  • 司门员外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 (586) 尚书省刑部始置,为司门司次官,司其曹之籍帐,侍郎缺则厘其曹事; 炀帝大业三年 (607) 废,改置承务郎。唐高祖武德三年 (620) 复置,一员,从六品上,仍为司门司

  • 停职

    官吏降罚方式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规定, 司法官惩戒的第四种为停职。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并序止俸给。

  • 疏决囚徒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分遣御史中丞蒋钦绪等往十道疏决囚徒,降死罪从流,流以下罪悉原之。唐文宗大和四年(830)置使,以清强御史二人为之,疏决处分京城诸司现禁囚徒,并具轻重奏闻。官名。唐太和

  • 行在礼部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参见“行在六部”。

  • 镇左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为八镇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止授予在京师任职之官。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沿置,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