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北枢密院

北枢密院

官署名。辽朝置。亦称“契丹枢密院”,简称“北院”。始置于世宗大同元年(947)。初掌契丹及部族事务,后逐渐成为辽朝政治中心,为辽最高执政官衙。主要管理契丹及其他部族军、政事务。长官为北院枢密使,下设知北院枢密使事、知密枢院事、北院枢密副使、知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北院枢密使事、签书北枢密院事等官; 办事官员又有承旨、林牙、贴黄、头子、敞史、郎君、通事、掾史等。下设北枢密院中丞司,纠察百官,有点检中丞司事、总知中丞司事、左、右中丞、同知中丞司事、侍御等官。任职北枢密院者,契丹人居多,但也有部分汉人曾身居北院要职。


官署名,辽朝置。北枢密院视汉官的兵部,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掌之。其官有枢密使、知北院枢密使事、北院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北院枢密副使、知北院枢密副使事等。见《辽史·百官志一》,参看“北院”条。

猜你喜欢

  • 中部帅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三国魏沿之。时将入居塞内的南匈奴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各部立其中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魏末改“中部都尉”。一说西晋武帝太康(280—289

  • 分守

    官名。明朝用称武官独镇一路者。多以副总兵,参将等充任。武职差遗名。《明史·职官志五》说:“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即担任一路防务的长官,一般由参将充任。

  • 大司空士

    官名。新莽置之,属大司空。王莽改革官制,以九卿分属三公,每一卿置大夫三人,一大夫置元士三人,故大司空亦置。官名,为大司空的属官。《汉书·王莽传》:“大司空士夜过奉常亭,亭长苛之,告以官名……亭长斩之,

  • 咸和苑

    官署名。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属清河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十八年并入太仆寺。参见“清河监”。

  • 征税科

    海关征税部职员的一种,即“内班”。见“征税部”。

  • 雄边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六班,拟武毅将军等号; 大通三年(529)定制后,班阶略有提高,改拟忠勇将军等号。

  • 西面经略司

    官署名。金朝地方军事机构,掌大和岭诸隘屯兵,控制边要。宣宗贞祐二年(1214) 四月,置于代州。设西面经略使领司事。经略司设立后,行元帅府辄分其兵,西京、太原、河东及州郡军马不从征调。同年八月,罢经略

  • 哈思呼额尔吉阿达费拜察喇按班

    满语官名。又作“哈思户额尔机阿达飞拜察喇昂邦。汉名为左佥都御史。乾隆(1736—1795)时裁。

  • 纪和大夫

    散官名。金朝司天二十五阶之第十阶,秩正六品上。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司天翰林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六品上,称纪和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 黄沙狱治书侍御史

    官名。简称“黄沙御史”。西晋武帝置。主管诏狱案件之审理及复核廷尉所处理的案件。《晋书·职官》: “泰始四年(268),又置黄沙狱治书侍御史一人,秩与中丞同,掌诏狱及廷尉不当者皆治之。后并河南,遂省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