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政长官公署

军政长官公署

官署名。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于某些地区设立长官公署,管辖区内的军事与行政事务。最先设置的是西南行政长官公署,国防部成立后改称军政长官公署,内部机构亦有所调整。又有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与东南军政长官公署的设置。其组织情况可以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十月二十一日以行政院令公布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组织规程》为例: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以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为辖区,长官、副长官各一人,统辖辖区内军事,并监督指导辖区内的政务,关于军事事宜,兼受国防部的监督指挥。公署内设参谋长一人,副参谋长二人,承长官、副长官之命,处理一切军事事宜;秘书长、副秘书长各一人,承长官、副长官之命,处理一切政治事宜。又有高级参谋五至九人,参议二至四人,咨议二至三人,副官长一人。署下分设下列各室、处以分掌各项业务:长官办公室,掌理文书、译电、机要文件撰拟及不属各处诸事宜;第一处,掌理人事行政,点验校阅,人马查报及兵役督导诸业务;第二处,掌理情报防谍,兵要地志及谍员受训诸业务;第三处,掌理作战动员、计划、命令、整编、训练、绥靖诸业务;第四处,掌理补给计划、交通、运输、通讯诸业务;监察处,掌理本署有关监察业务;总务处,掌理交际、管理、庶务、会计、粮服及治疗诸业务;军法处,掌理军法审判及检察诸业务;政工处,掌理政训、民事、政治、经济、文化之指导,考核及调查,俘虏管训与抚慰诸业务。

猜你喜欢

  • 附生

    明清时生员名目之一,即附学生员的简称。明初凡生员均食廪米,其后增广名额,增广者不食廪米,因此生员始有康生、增生之分,后在增生之外再增名额,称为附生。清沿明制,初入府州县学的生员均称附生,以后经岁、科两

  • 内侍省副都知

    官名统称。即宋朝内侍省左班副都知与内侍省右班副都知。

  • 解状

    唐铨选之制,符合规定的选人报名后,府州对选人出具解送状文,称为解状或选状。解状送达尚书都省后,分别转给吏兵两部。

  • 府阴阳学正术

    阴阳学教官名。明清时设于府阴阳学,明制秩从九品,清制未入流。参见“阴阳学”。

  • 弁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属官,正一命。

  • 中都都曲使司

    官署名,金朝置。掌监知人户酝造曲蘖,办课以佐国用。其官有使,从六品。副使,正七品。见《金史·百官三》。官署名。金置,掌监知人户酝造曲(麴)糵,办课以佐国用。设官有使,从六品;副使,正七品;下设都监二人

  • 奉舆局

    又作“奉辇局”。官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尚辇局为奉舆局,尚辇局奉御改为奉舆大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

  • 典北舆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燕王府,员额八百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舆”。

  • 校官

    ① 官立学校。西汉置于郡国。《汉书·韩延寿传》: “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平帝时郡国置学,县、邑、道、侯国之学曰校。东汉仍置于郡。东汉末曹操令郡国兴学,县满五百户则置校官,

  • 虞候

    官名。①掌山泽之利的官员。《左传·昭公二十年》: “薮之薪蒸,虞候守之”。②北朝魏、齐、周皆置。《北齐书·莫多娄贷文传》:“中兴(531—532)初,除伏波将军、武贲中郎将,虞侯大都督”。“子敬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