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竖

内竖

官名。①周朝宫中小臣。掌传达王命。《礼记·文王世子》: “问内竖之御者。”郑玄注: “内竖,小臣之属,掌外内之通命者。”《周礼·天官·内竖》:“掌外内之通令。”郑玄注: “内,后六宫; 外,卿大夫也。使童竖通王内外之命。”②汉朝以后宦官的别称。《后汉书·梁商传》:“性慎弱无威断,颇溺于内竖。”


1、宫中小臣。周置,掌传达王命。《周礼·天官·内竖》:“掌外内之通令。”注:“内,后六宫;外,卿大夫也。使童竖通王内外之命。”又《周礼·天官序官》:“竖,备寺人之数。”注:“竖,未冠者之官名。”《礼记·文王世子》:“问内竖之御者。”注:“内竖,小臣之属,掌外内之通命者。”

2、宦官的别称。《后汉书·梁商传》:“(梁商)性慎弱无威断,颇溺于内竖。”后世沿其称。

猜你喜欢

  • 郡太君

    命妇封号名。宋朝置,以封婕妤祖母、母,签书枢密院事曾祖母、祖母、母,三司使祖母、母,散骑常侍、太子宾客、御史中丞、尚书左右丞、侍郎、给事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卿、监等及团练使以上武臣之母。徽宗政和二

  • 历博士

    官名。隋朝太史曹置一员,掌教习历生。唐朝沿置,一员,从八品上;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改名保章正,隶太史局(后改为司天台)。伎术官名。隋秘书省太史曹所属,掌历算伎术,并以其伎术传授历生。

  • 储政院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二品。文宗天历二年(1329)由詹事院改名,掌辅翼皇太子之事。下辖家令司、曲幄署、府正司、资武库、延庆司、典医监等机构。官署名。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改詹事院为储庆使司。次年

  • 全国烟酒事务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原在财政部设置全国烟酒公卖局,管理全国烟酒公卖事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十二月,财政部呈请改设全国烟酒事务署。次年一月十五日公布《全国烟酒事务署暂行编制章程》•规定其

  • 在城都指挥使

    武官名。五代时后梁有潭州在城都指挥使, 《资治通鉴·后梁纪一》记楚王“殷命在城都指挥使秦彦晖将水军三万浮江而下。”胡三省注:“在城都指挥使尽统潭州在城之兵。”

  • 州军府督护

    官名。西晋末叶州军府始有督护之名,系临时派遣上佐、参军等督护诸军以事征伐。东晋时诸州多有此职。荆州督护见《晋书·海西公纪》,江州督护见《晋书·哀帝纪》,梁州督护见《晋书·张光传》;交州除置督护外,因其

  • 秋官

    ①官署名。(1)西魏、北周秋官府简称。(2)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刑部改名。后代即沿用以称刑部或其首长。(3) 太平天国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天、地、春、夏、秋、冬

  • 留府长史

    官名。三国两晋诸公、军府皆置长史,为幕僚之长。府主出征,则权置留府长史,掌留守府事。《三国志· 徐奕传》: “太祖征孙权,徙为留府长史。”《后主传》: “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官名

  • 邑侯

    县令的别称。汉制,诸王封国相当郡,侯国相当县,故县令有邑侯之称。

  • 省度量衡检定所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二月十六日国民政府公布《度量衡法》,规定划一全国度量衡,应由工商部设全国度量衡局掌理之,各省及特别市得设度量衡检定所。同年四月十一日工商部即制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