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光禄大夫

光禄大夫

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中大夫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论议,在大夫中地位最为尊显, 武帝时霍光、 金日䃅皆曾任此职。西汉晚期,多作为贵戚重臣的加官。无员限。东汉时,因权臣不复冠此号,渐成闲散之职,虽仍掌顾问应对,但多用以拜假赗赠之使,及监护诸国嗣丧事。三国魏以后,地位提高,不再作为使命之官,三公等大臣告老后,就家拜此职,也作为在朝显职的加官,以示优崇,亦常用作卒后赠官。三品。齐王芳正始元年(240),增置左、右光禄大夫,位在其上。晋以后,诸公告老不再加此职,但仍授予其它年老有病的致仕官员。无具体职掌。三品。凡假银章青绶者,称为银青光禄大夫,或迳称光禄大夫,而注明假银章青绶。加金章紫绶者,后称金紫光禄大夫,以资区别。与诸卿同秩中二千石,食奉日三斛。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始给春赐绢五十匹,秋绢百匹,绵百斤。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始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置主簿、功曹史、门亭长、门下书佐各一员,如加兵则同三品将军。魏、晋时因位在诸卿上,不复属光禄勋,南朝时仍以之属光禄勋。十六国汉、后赵又置上光禄大夫,后赵还设中光禄大夫,位皆在左、右光禄大夫上。南朝宋三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十三班,陈改为三品、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二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三品。北齐三品。隋初未置,炀帝大业三年(607)加置,位在左、右光禄大夫上,为文散官之首,从一品。唐初,光禄大夫犹分左、右,太宗贞观(627—649)后唯设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从二品。作为加官者无俸禄,衣服依本品,不预朝会。北宋初为从二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定为正三品新寄禄官,在银青光禄大夫下,取代旧寄禄官的尚书左、右丞。哲宗元祐三年(1088),分为左、右两阶、徽宗大观二年(1108),以右银青光禄大夫为光禄大夫。西夏为文阶官。金、元皆为文散官,在金紫光禄大夫下,金从二品上,元从一品。明朝为文、武从一品升授散官。清初,文、武正从一品皆以此为封赠,乾隆三十二年(1767),仅作为文职正一品之封赠。


官名,汉置,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俸比二千石,掌论议。东汉光禄大夫,也俸比二千石,掌顾问应对,无常事,唯诏令所使。诸国嗣之丧,光禄大夫掌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魏、晋也置,有的为职事官,有的为加官。其后刘宋、南齐、北魏皆设此官。唐朝光禄大夫为散官;宋沿唐制,金、元也置;清朝用为封赠官号。参看“光禄”条。

猜你喜欢

  • 主爵司

    官署名。隋始置,属吏部,唐改称“司封司”,见该条。

  • 虞部郎中

    官名。① 西魏置,掌尚书省虞部曹。② 工部虞部司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由虞部郎改名,从五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虞大夫、司虞郎中,寻各复旧。实闲简无事。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

  • 宗师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之。天官府宗师司长官,正五命。掌管宗室定世系、辨昭穆等事务,并负有训导之责。以宗室中之亲贤者为之。属官有小宗师下大夫、小宗师上士、宗正上士等。隋文帝开皇元年(58

  • 太卜局丞

    官名。北齐置。太常寺太卜局长官,掌诸卜筮等事务。参见“太卜局”。官名。北齐太史署令所属,掌卜筮之事。

  • 同知京朝官考课

    官名。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置,淳化四年(993) 罢。

  • 支司

    渤海政堂省左、右六司中的次等司。左六司中为爵、仓、膳部,右六司中为戎、计、水部。不置卿,只有郎中、员外。

  • 军医局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设军医司,南京临时政府于陆军部设军医局,以局长为主官,下设庶务、卫生两科。北洋政府时期复称“军医司”,参见该条。

  • 中尚食局

    官署名。北齐置。属中侍中省,以中尚食典御为长官,员二人,下设丞二人,监四人,皆由宦官担任。管理皇帝的饮食事务。官署名。北齐置,掌储供宫中食物。其官有典御、丞、监。见《隋书·百官中·中侍中省》。

  • 主管官告院

    官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为官告院长官,以吏部诸司郎官兼任。后另委他官充任。

  • 司金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司长官,掌金属矿藏的开发、冶炼及制作器物。下设小司金下大夫、小司金上士以佐其职, 领典艹中士、 冶工中士、 铸工中士、锻工中士、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