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催运使

催运使

使职名。唐昭宗乾宁三年(896)李茂贞进逼京师,帝出渭北,以韩建为京畿都指挥、催促诸道纲运等使,移檄诸道,令共输资粮诣行在。

猜你喜欢

  • 判金部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金部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 大理寺录事

    官名。北齐大理寺所属有录事。唐沿置,员额二人,秩从九品上,掌登记收发文书的日期。

  • 会同四译馆大使

    官名。清朝礼部会同四译馆之属官。乾隆十三年 (1748) 设,一人,汉员,正九品。於序班内升用。掌治接待贡使馆舍之事。

  • 南院宣徽

    官署名,又称宣徽南院,辽太宗会同元年(公元938年)置,掌南院御前袛应(供奉)之事。辽国的宣徽,视汉官之工部。其官有:南院宣徽使、南院宣徽副使、知南院宣徽事、同知南院宣徽事。见《辽史·百官志一》。

  • 钵阐布

    官名。即吐蕃官钵掣逋,掌国政最高长官。

  • 仁义都尉

    官名。三国吴置。《晋书·孝友传》:“(夏方) 吴时拜仁义都尉,累迁五官中郎将。”官名,三国吴置,掌兵武之事,夏方曾任此职,后升为五官中郎将。见《晋书·孝友传》。

  • 漕运总兵

    官名。明朝设此官,负责漕粮监押运输等。详见“漕台”条。

  • 他沙勒哈番

    即“拖沙喇哈番”。

  • 主醢

    官名。唐朝光禄寺掌醢署置,十员,流外五品,掌酱醋醯醢。流外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醢人,“掌四豆之实,以供王祭享之用。”唐于光禄寺掌醢署置主醢十人,秩流外五品,即《周礼》醢人之职。

  • 右相国

    官名。朱元璋建国前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置。是年正月,朱元璋自立为吴王,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设中书省,置为中书省长官,正一品,位在左相国上。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百官礼仪,以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