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仪曹

仪曹

①官署名。(1)尚书省诸曹之一。三国魏始置,设郎(郎中),掌车服羽仪朝觐郊庙飨宴等吉凶礼制。西晋沿置。或说隶尚书右仆射。东晋南朝隶祠部尚书,若祠部尚书缺则隶尚书右仆射。北魏前期直属尚书省,设尚书为长官,置郎、令、长等官。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复为郎曹,隶殿中尚书。北齐因之。隋初罢。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礼部尚书所辖礼部司为仪曹,设郎二员,后减为一员,又设承务郎一员贰之。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名礼部司。(2)宋朝州府六曹之一。徽宗崇宁三年(1104)始置于开封府,设参军,大观二年(1108)诸州并置。②官名。(1)国子祭酒属官。南齐高帝建元四年(482)置,员二人。(2) 礼部郎官别称。


1、官署名,三国魏始置,为尚书省诸曹之一,掌车服羽仪朝觐郊庙飨晏等礼仪。西晋沿置。东晋和南朝属祠部尚书,或尚书右仆射。其后,历代多沿置,但所属不一。

2、官名,南齐置,属国子祭酒。

3、礼部郎官的别称。参看《隋书·百官志》。

猜你喜欢

  • 大理院推事

    官名。清末大理院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正五品,奏补。掌审判。定额二十八人,刑科十九人,民科九人,分庭任事,每庭五人。

  • 惕隐

    官名。辽朝北面官。又称“梯里己”。① 大惕隐司长官,太祖二年(908),“始置惕隐,典族属,以皇弟撒刺为之”。(《辽史·太祖纪下》)②各部族典族属之官。太宗会同元年(938),改五院、六院二部惕隐为司

  • 正贴司

    吏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吏部、秘书省等官署置,分领有关细务。

  • 同知北院宣徽事

    官名。辽朝北面官,宣徽北院官员,在北院宣徽副使下。官名。辽代宣徽北院设此官,为该院副贰长官。辽代宣徽院相当汉族官制中的工部,但也不完全相等。辽代宣徽北院,掌北院御前祗应之事。见《辽史·百官志一·宣徽北

  • 左街道录院

    见“道录院”。

  • 补褂

    服饰名。参见“补服”。

  • 太庙斋郎

    见“斋郎”。官名,三国魏置,隶太常,属太庙令,八品,掌郊庙祭祀杂务。两晋、南朝皆置。北魏分太常斋郎和祀官斋郎,前者为从七品中,后者为九品中。唐朝太常寺置太庙斋郎一百三十人,其所领两京郊社署置郊社斋郎一

  • 翊卫大夫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武臣阶官,从五品。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置。掌侍卫。见《宋史·职官九·国朝武选、武阶》。

  • 主膳

    杂任职名。唐于殿中省尚食局置八百四十人,又光禄寺太官署置监膳史五人,《旧唐书·职官三》作主膳,掌供膳食之事。

  • 北面边防官

    辽朝北面官类名。辽境内部族交错,专门设官镇抚、防御,统称为北面边防官,主要官衙有各都部署司、指挥使司、统军使司、详稳司、统领司、戍长司、甲马司、招讨使司、巡察司、兵马司、节制司、节度使司等。分布五京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