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仓部郎

仓部郎

官名。尚书省仓部曹长官通称。三国魏始置,亦称仓部郎中,资深者可转侍郎,六品,秩四百石。隶度支尚书。两晋南朝沿置,宋六品; 梁侍郎六班,郎中五班; 陈侍郎、郎中并四品、六百石。北魏前期仓部曹置尚书,郎居其下,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复隶度支尚书,以郎中为长官,太和十七年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 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沿置,六品上。隋初称仓部侍郎,炀帝复称仓部郎,为户部仓部司长官,从五品。唐朝定名仓部郎中。参见“仓部”。


官名,三国魏始置,为尚书省仓部曹长官,隶属度支省,掌仓储事,六品,秩四百石。晋和南朝沿置。

猜你喜欢

  • 台省官

    官名泛称。① 即御史台与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官员。②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以尚书省为中台、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称三省为“台省”,三省官为“台省官”。泛指御史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官

  • 掌教中士

    官名。北周置。正二命。一说为春官府属官。

  • 冗食

    周朝官吏因上值而由公家供膳。《周礼·地官 ·槁人》:“掌共 (供) 外内朝冗食者之食。”孙诒让注:“冗,散也。外内朝上直诸吏,谓之冗吏。亦曰散吏。以上直不归家,槁人供之,因名冗食者。”

  • 南院太师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南大王院官员,在知南院大王事下。

  • 大行丞

    官名。东汉大鸿胪属官,为大行令副贰,员一人,秩三百石,助大行令主诸郎。为大行令的佐官,俸三百石,助令掌诸郎斋祠傧仪赞导等。见《后汉书·百官志》。参看“大行令”条。

  • 太卜令

    官名。秦、汉置属太常 (奉常),掌占卜。东汉并入太史令。北魏又置,《魏书·恩倖·王叡传》:文成帝兴安 (452—454) 初,“擢 (叡) 为太卜中散,稍迁为令,领太史。”隋唐为太常寺太卜署长官,各置

  • 散位

    内官等级。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 (456)定后宫内官,以中才人、充衣为散位,明帝泰始元年(465)省。陈亦置,以美人、才人、良人为之,置无定员。内命妇位号。(1) 南朝宋孝建三年(公元456年)置中才

  • 王文学

    官名。《宋书·百官志下》谓西汉时已置此职,晋、南北朝诸代及隋唐均沿置。唐制秩从六品上,掌校典籍,侍从文章。其后金代王府中亦曾设置。

  • 尸禄

    官吏食其禄而不尽其职,在其位而不治其事者叫做尸禄。《三国志·魏书·曹植传》:“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

  • 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统领禁卫军,属丞相府。魏晋南北朝时期,资深者称领军将军,资轻者称中领军,职掌相同,多由中领军迁领军将军,一般不并置。只有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