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史
见“都史”。
见“都史”。
爵名合称。六爵置于太平天国后期,其名目为义、安、福、燕、豫、侯,是从义、安、福、燕、豫五个王号和前期侯爵演变而成的。太平天国在前期仅设王侯两爵,后曾一度将燕王秦日纲改封为顶天燕,豫王胡以晀改封为护天豫
爵名,清朝置,属宗人府。清朝宗室封爵分十二级:1和硕亲王,2多罗郡王,3多罗贝勒,4固山贝子,5奉恩镇国公,6奉恩辅国公,7不入八分镇国公,8不入八分辅国公,9镇国将军,10辅国将军,11奉国将军,1
官名,秦置,掌防御,主高垒。秦筑高垒以监视晋国,其故垒在左冯翊,为秦之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左右内史,大初元年更名左冯翊,其属官有云垒长、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汉书·地理志上》。
官名。秦置,员二人,为治粟内史副职,秩千石。汉景帝后元年(前143)治粟内史更名大农令后改名大农丞。官名,汉置,为治粟内史之副,员二人,佐其行职事,后改称大农丞。参看“治粟内史”条。
妃嫔号。十六国后赵石勒建平元年(330)置,在贵嫔、贵人之下,位视伯,无员限。见《晋书·石勒载记下》。
见“銮仪卫掌卫事大臣” 。
官制用语。又称参注。宋朝官员注授差遣的一种方式。即官员携带印纸、告敕或宣札,到主管官府如吏部四选或兵部、刑部、各转运司等注授差遣。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规定之一。又称参注。即由官员携带印纸、告敕或宣札,
官名。辽兴宗景福元年(1031),以耶律郑留为于厥 (即乌古部) 迪烈都详稳。
官署名。金朝置。分设于防御州、刺史州等处,掌监察吏卒,维护治安。设司候、司判领司事,秩正九品、从九品。下设司吏、公使。官署名。金代置于诸防御州与刺史州,与军辖同管城壁。设司候一人,正九品;司判一人,从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六班,大通三年(529) 定制后拟“忠勇将军”等号,班阶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