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制度。起源于东汉时代按品级评定人物的做法。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中把人物分为从上上到下下九等,将其所举的古今人物,分别填入这九等表中。东汉时选拔官员实行乡闾评议,其时清议名士的褒贬臧否,对一个人能否被选有重大影响。由于东汉末政治动乱,军阀割据,士人流动很大,此时若仍由原来的乡闾进行评议实有很大困难。建安中,曹操当政,提倡“唯才是举”,将选举之权自朝廷的尚书台移至丞相府的东曹,大胆提拔庶族出身的士人。曹丕称帝后,吏部尚书陈群根据东汉时按品级评定人物的做法,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曹丕采纳了陈群的建议,实行此法。于是由朝廷命各郡设中正之官,主官品评。中正品评士人亦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被评为上等的士人将被推荐到各级政府中去做官。魏明帝时又置州中正,由州郡两级中正对人才进行品评。晋时称州中正为大中正,郡中正为小中正。北朝诸代除州郡外,县亦设置中正。中正品第士人,要根据士人家世出身与言行表现来评论,最后确定品级。显然各级中正都掌握着辖区内士人的家世牒谱,便于随时考查。吏部选拔官员时,要向中正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品级。家世指祖辈资历、任官情况、爵位高低等。行状是对其言行表现、道德才干做出总的评语。此种评语通常均较简炼、概括。《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注引《魏略》说,中正王嘉为吉茂作状的评语只有“德优能少”四字;一般也仅有八字,如王济对孙楚状的评语是“天材英博,亮拔不群”。根据评语,再参考家世和行状定其品级。晋以后则完全由家世确定品级。这样就出现了品和状不相一致的情况,有的行状评语很好,却定在下品,原因是由于门第寒微所致;有的位在上品,状却不佳。中正对士人的评论及所定品级的高低,要写在黄纸上面,呈报给司徒,藏于司徒府内。中正品第士人,按例三年调整一次,《晋书·石季龙载记》说:“魏始建九品之制,三年一清定之,虽未尽弘美,亦缙绅之清律,人伦之明镜。从尔以来,遵用无改。”对个别人的品第,亦可随时进行升降。大致在三国魏初行九品中正制时,由于中正由朝廷任命,负责考察本乡的士人,在品评人物时还比较注意人才的优劣和舆论的褒贬,使不少中小地主阶级的士人登上了仕途,突破了东汉时期世族垄断仕途的现象。到了后期,尤其是西晋以后,中正例由门阀世家充任,九品中正制成了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至隋代废除,改行科举制。

猜你喜欢

  • 行台尚书省

    官署名,简称行台省。隋文帝初于诸道设置,有河北道、河南道、西南道、山南道、淮南道等行台尚书省,设尚书令、仆射各一员为长贰; 兵部尚书一员兼吏部、礼部,度支尚书一员兼都官、工部;丞一员,左、右任置; 都

  • 安徽清吏司

    官署名。清朝刑部所属十八清吏司之一。简称安徽司。雍正十二年(1734),分江南清吏司设。掌核安徽刑名,兼办镶红旗、宣武门文移。设郎中,满、汉各一人; 员外郎,满、汉各一人; 主事,满、汉各一人; 经承

  • 小蕃部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蕃部次官,佐蕃部中大夫掌诸侯朝觐的礼仪。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 ,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蕃部长官,称蕃部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中大夫后,仍为

  • 太庙署丞

    官名。即太庙丞。

  • 宾客司郎中

    官名。即“宾客清吏司郎中”。

  • 朱衣直阁

    “朱衣直阁将军”的省称。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直阁属官,秩从四品下,掌警卫宫廷。

  • 检定考试

    国民党政府考试类别之一。检定考试为补救一般有中等以上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与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者得有资格参加高、普两级考试而设。检定考试分为普通检定考试与高等检定考试两种:普通检定考试以省教育厅

  • 王会司

    官署名。即“王会清吏司”。

  • 海道测量局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五月三十日公布的《修正海道测量局章程》规定,海道测量局设于上海,直属海军总长,主官有局长、副局长各一人,局内设总务、测量、制图、海事四股,每股设股

  • 副理问

    官名。元、明、清三朝理问所副长官。佐长官理问掌勘核刑名案件。元朝各所设二人,从五品。明朝每所置一人,初为正五品,后改从七品。清初沿明制,每所设一人,从七品。康熙三十八年(1699)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