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九品

九品

① 九卿的别称。《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韦昭注:“九品,九卿。”②官阶等级制度。三国魏始置,将各种官职划分为九个等级,自一品至九品,由高至低,依此享受禄秩及其它待遇。晋、南朝宋、齐对一些官职的品阶有所调整,仍沿用其制。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为十八班,陈复旧。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沿用九品制,并加设从品,自第一品至从九品分十八个等级,每等级中又分上、中、下三阶,共为五十四阶; 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后,改为从三品以上不分阶,自第四品以下分上、下阶,共分三十阶。北齐沿北魏之制,西魏、北周改为九命之制。隋初沿用北齐之制,炀帝时罢上、下阶,唯留正、从品,共十八个等级。唐、五代除勋官仅有正、从品外,职事官、文散官仍沿前制,自第四品起复分上、下阶,武散官自第三品起即分上、下阶。宋沿唐制。元、明、清保留正、从品,品内不分阶,文武职皆同,不够从九品者,称不入流。隋、唐时流外官自勋品(相当于第一品) 至第九品另设九个等级,不分正、从品。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内部的等级。自第一品至第九品分九个等级,称为乡品,由中正评定。乡品的等级与入仕时的起家官及以后所任的官职都有一定的联系,被中正降品后,官职亦随之而降。参见“九品官人之法”。


1、九卿的别称。《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卿,外官不过九品。”韦昭注:“九品,九卿。”

2、官阶等级。《汉书·古今人表》把官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之后,三国魏司空陈群又把官职分为九个等级,称为九品,最高的为一品,最低的为九品。黄钺大将军、三公、诸国王、公、侯、伯、子、男、大丞相为一品;四征将军、四镇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为二品;兰台谒者、都水使者、书令史、县令县长等为九品。北魏又把每品分为正、从二等,自四品至九品,正、从又分为上、下两阶。唐宋两朝文职官阶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分上下阶。元明清只有正从而无上下阶,文武职一样。

3、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内部的等级,又称乡品。

猜你喜欢

  • 知应天府

    见“应天府尹”。

  • 燕京统军司

    即“南京统军司”。

  • 命尹

    官名。西周置。内史类史官。掌册命礼仪。《伊簋铭》:“王乎(呼)命尹封册命伊。”

  • 民事司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属司法部。以司长为主官,掌理下列事项:一、民事事项;二、非诉讼事件;三、民事诉讼审判和检察事务;四、公证事项;五、户籍登记事项。

  • 长乐少府

    官名。西汉平帝元始四年(后4)改长信少府置,秩二千石。掌皇太后宫中事务。东汉因之,不常置,皇太后卒即省,位在大长秋上,其职吏皆宦者。三国蜀亦置。官名。汉置,职如长秋,掌太后宫、宣太后令。《汉书·百官公

  • 检正五房公事

    见“检正官”。

  • 甲长

    ①参见“甲”。②南宋乡兵基层领兵官。高宗建炎元年(1127),诸路州军置忠义巡社,隶宣抚司。后募乡民为之,每十人为一甲,设甲长一人领之。乡官名。自宋朝以来,实行保甲制度,为统治人民的基层户籍编制。保设

  • 典舆都辖

    官名。金置,属尚辇局,秩从九品。

  • 大行台度支尚书

    官名。西魏置。《周书·苏绰传》:“(大统)十年(544),授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因当时大行台长官宇文泰是西魏的实际统治者,故本官职权不限于大行台内,实际管理西魏全国的财政收支、帐簿、仓

  • 京染都将

    官名。北魏置。《魏书·阉官列传》: “延昌(512—515)末,(成轨)迁中常侍、中尝食典御、光禄大夫,赐始平伯,统京染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