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秘书省置,掌四库藏书。流外官名。宋置于集贤院、昭文馆及史馆,主管书库。
官署名。简称西夏提刑按察司。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治司于宁夏府路 (今宁夏银川)。至元十二年,改为陇右河西道提刑按察司。
①清朝矿厂役丁之头目。掌管采矿冶铸之丁役。向有司领票开矿鼓铸、定期依成交纳税金。②清朝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所属各厂之工头。每厂约设二人,召募殷实人家子弟充任。掌管各厂铸钱事务,并司查极不安分守法者。
官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置为磨勘司长官,凡刑名、钱粮,有冤滥隐匿者,稽其功过以奏闻于皇帝。初置一人,七年增设一人。十年革。十四年复置,一人。二十年复罢。
路的等级之一。元制,路分上下两等,不足十万户的为下路。
六厩为天子养马之处,设令丞或长丞。六厩既属太仆,又属水衡都尉;每厩养马万匹。六厩为:未央厩、承华厩、騊駼厩、骑马厩、辂(或作路)軨厩、大厩。见《汉书·百官公卿表》。
即“帖麦赤”。
1、官名,汉有骁骑将军、骁骑都尉、骁骑;南朝有左右骁骑;隋置骁骑尉,为文散官,唐改为勋官。清朝有骁骑参领、骁骑校尉,详各条。2、泛指精壮骁勇的骑兵。
得力的属下官吏。《汉书·酷吏传·王文舒》:“其爪牙吏虎而冠。”
官名。宋初有内衣库副使,后去“内”字。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大中祥符二年 (1009),改尚衣库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