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衙

三衙

官署名合称。即殿前都指挥使司 (殿前司、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马军司、马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步军司、步司)。北宋置,各设都指挥使为长官,统辖全国禁军。北宋亡,废。南宋初复置,仅统领驻守行在临安府之正规军。孝宗时,马军司移驻建康府。


宋朝掌管禁卫军的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为三衙。欧阳修《归田录一》:“旧制,侍卫亲军与殿前分为两司。自侍卫司不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止置马军指挥使、步军指挥使以来,侍卫一司,自分为二,故与殿前司列为三衙也。”参看宋吴自牧《梦粱录九·三衙》。

猜你喜欢

  • 初级检察厅

    官署名。清末地方检察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后始设于京师、东三省等地,宣统二年 (1910) 各省渐设。掌对同级审判厅案件的检察事宜。置检察官一人,并录事等。官署名。清末始设,配置在初级

  • 武散官

    武臣无职事或寄禄者。隋朝置上柱国以下十一等散实官,六品以下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为散号官; 高祖开皇六年(586)又别置武骑以下八尉,正六品至从九品; 炀帝大业三年(607)皆罢,置建节以下等八尉,正六品

  • 辽阳大都督

    武官名。辽置,见“辽阳大都督府”。

  • 典牧署令

    官名。即典牧令。

  • 辽阳等处金银铁冶都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四品,隶中政院。掌金银铁冶课赋,收入尽归中宫。设都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官署名。元置,属中政院,秩正四品,掌办金银��铁等课,分纳中书省及中政院,

  • 提举河北籴便粮草

    官名。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始置,员一人,于河北路现任官中选差朝臣充任,掌河北路籴便粮草,以供边储。其后专置官署,或由转运使兼领,或置提举官。参见“河北籴便司”。官名。宋置,掌河北路籴买粮草,以

  • 承制学士

    宫名。元置,属奎章阁学士院。秩正三品,员额二人,掌御前承应之事。

  • 巡绰

    官名。又称“巡绰官”。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属“外帘官”。由兵部委派,负责管理号军,维持考场纪律。

  • 左西曹掾属

    官名。见“公府西曹”。

  • 官署名。为掌供应天子饮食的机构。战国置。《三代吉金文存》卷二页五三:“上乐(厨), 容参分。”郭沫若《金文丛考》页二一七:“疑厨之异文, 从广朱声,朱声与尌声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