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穴洲
①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水经·江水注》:港口“南对龙穴洲,沙洲之下尾也。洲里有驾部口。宋景平二年迎文帝于江陵,法驾顿此,因以为名。文帝车驾发江陵至此黑龙跃出, 负帝所乘舟,……故有龙穴之名焉”。
②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龙穴岛。《舆地纪胜》卷89广州:龙穴洲“在东莞县南大海中,有龙出没其间,故名。春波澄霁, 蜃气结为楼观、城堞、人物、车盖之状, 耆旧见之”。《清一统志·广州府》 引《新安县旧志》,谓“在县西北四十里三门海中”。
①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水经·江水注》:港口“南对龙穴洲,沙洲之下尾也。洲里有驾部口。宋景平二年迎文帝于江陵,法驾顿此,因以为名。文帝车驾发江陵至此黑龙跃出, 负帝所乘舟,……故有龙穴之名焉”。
②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龙穴岛。《舆地纪胜》卷89广州:龙穴洲“在东莞县南大海中,有龙出没其间,故名。春波澄霁, 蜃气结为楼观、城堞、人物、车盖之状, 耆旧见之”。《清一统志·广州府》 引《新安县旧志》,谓“在县西北四十里三门海中”。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北,北投区东南。清乾隆十七年(1752)淡水同知为划定汉人与高山族人土地界限,曾立石碑于此,闽人转音名石牌。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部偏西。人口 7700。明代散居周围的农民,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轩里人。纵横家。曾游说六国合纵抗秦,六国拜他为相,迫使秦国十五年不敢东出函谷关。后事败被车裂而死。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2载:“出青阳门外三里
在今蒙古国西南。《汉书·匈奴传》:本始二年(前72),数路伐匈奴,“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四万余骑,出西河……祁连将军出塞千六百里,至鸡秩山,斩首捕虏十九级,获牛马羊百余”。
即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清顺治六年(1649)置,驻地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北大树湾乡一带。民国间属绥远省。20世纪40年代迁今达拉特旗驻地树林召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系
五代末蛮置,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宋为羁縻州。元改为保靖州。五代末置,治今湖南省保靖县。属荆州。元改保靖州。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六十里平远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平远堡“嘉靖二十五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嘉靖中,寇由此入犯宣镇紫沟诸处”。
明洪武八年(1375)改石砫军民安抚司置,属重庆卫。治所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明史·四川土司传》:“石砫,以石潼关、砫蒲关而名。”嘉靖四十二年(1563)改属夔州卫。天启元年(1621)升为宣慰
又作拉则卡门定。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藏语意为山顶房屋。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高平县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隆回县东北高平镇石脚村。后复名高平县。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北。连横《台湾通史·独立纪》: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日军侵台时,台湾军民迎战日军,“提督陈罗统翊安军备四草湖”,即此。原为岸外沙洲,今已陆化。镇海小学内有四草炮台等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