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潭山

龙潭山

①亦名尼什哈山。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北郊。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尼什哈山“一名龙潭山。曰尼什哈山者,国语谓小鱼也,山之东北有河出小鱼,山因以名”。海拔388.3米。上有高句丽古城遗址、龙潭、龙凤寺、牌坊等古迹。为吉林城著名游览胜地。今辟为龙潭山公园。

②即今吉林省吉林市东龙潭区龙潭街道办事处。吉舒铁路在此与吉海铁路相联。

③在今安徽宣州市南。《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龙潭山“在县西北百里。下有龙潭, 山谷深邃,与文脊山相连亘,宣、旌错界处也”。

④在今广东从化市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广州府》:龙潭山“下有龙湫,绕出三、四里许,皆石涧清流,分流至县后,溉田数百顷”。


(1)山名。(1)在辽宁省瓦房店市东北。古称得利山,元末筑山城为得利嬴城,明洪武年间置辽东卫治此。清乾隆时在城内龙潭侧建龙潭寺后改称今名。山体由石英岩组成。最高峰海拔555米。山间多灌木。山麓有玉竹、人参等中药材。南麓为苹果园。“龙潭灵异”为复县(今瓦房店市)八景之一。(2)在吉林省吉林市区东郊、松花江东岸。山体由花岗岩构成,最高点海拔388米。山上有高句丽古军事城堡遗址,周长 2396 米,残存城墙最高处逾10米。林木茂密。今辟为公园。(2)区片名。在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南部。属龙潭山乡。泛指龙潭山一带。龙潭山古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辟为风景旅游区。


猜你喜欢

  • 永嘉郡

    ①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置,属扬州。治所在永宁县(今浙江温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温州市,永嘉、乐清二县,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南朝宋属东扬州。南齐属扬州。梁、陈复属东扬州。隋开皇九年(589

  • 东镇山

    在今浙江台州市东东海中。明万历《黄岩县志》卷1:东镇山“在县东二百四十里。《临海记》云:洋山东百里有东镇大山,去岸二百七十里……中四岙,极险峻,山上望海中突出一石,舟往高丽者必视以为准焉,俗呼高丽头”

  • 昌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二十五里昌城镇。高帝八年 (前199) 封旅卿为昌侯。元鼎元年 (前116) 又封城阳顷王子差为昌侯,即此。东汉省。西汉元鼎元年(前116年),武帝封城阳王子差

  • 海河

    ①古泒河尾。由今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于天津市附近汇合而成,东南流至大沽口入渤海。干流长69公里。海河之名原为民间的称呼,首见于明代徐光启 《壅娄规则》: “天津海河上人云: 灰上田惹

  • 三连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一年(415),雍州刺史鲁宗之与其子竟陵太守鲁起兵应司马休之,刘裕遣檀道济等出襄阳, “江夏太守刘虔之将兵屯三连,立桥聚粮以待,道济等积日不至

  • 傲来山

    在今山东泰安市岳顶西南。《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山前有鸡笼峰、招军岭,山麓有东百丈崖,瀑布下汇为泉,名天绅泉。内有白龙池,又西百丈崖,在东崖西三百步,其高十倍东崖。”

  • 秀峰山

    ①在今江西新干县南。《舆地纪胜》卷34临江军:秀峰“在新淦县南二十里。有铺”。《清一统志·临江府》:秀峰山“俗名南雷山。相连有双峰、席帽等峰。盘踞甚广,峰岩洞壑不可悉数”。②在今江西黎川县西南。《方舆

  • 麻阳县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辰州。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黄桑乡旧县。北宋熙宁中移治今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锦和镇,属沅州。元属沅州路。明属沅州。清属沅州府。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 万寿山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金名金山。元称瓮山。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为母祝寿,于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改瓮山为万寿山。清《日下旧闻考》卷84引《御制大报恩延寿寺碑记》称:“粤乾隆辛未之岁,

  • 祁口

    亦作沶口。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南。是祁水(今安家河)注入夷水(今蛮河)之口。《三国志·魏书·张郃传》:“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追至祁口,交战,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