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泉镇

龙泉镇

①金置,属曲阳县。在今河北曲阳县东北。

②清末置,即今吉林大安市西北百里安广镇(龙泉)。1936—1958为安广县治。

③即今黑龙江省依安县南依龙镇。1923年于此置依安设治局。

④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镇。旧属简州,明、清置巡司于此。

⑤一作龙泉寨。唐置,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十五里。《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李克用急攻黎园,王行瑜求救于李茂贞,茂贞遣兵万人屯龙泉镇, 自将兵屯咸阳之旁”。


(1)古镇名。(1)唐置,在今陕西省旬邑县东北。(2)在今河北省曲阳县东北。北宋属曲阳县。(2)今镇名。(1)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门头沟路。镇因龙泉得名。因永定河流经镇域东部,人称龙泉,故名。建国后建门城镇。1962年设门头沟公社。1984年改龙泉乡,1990年置镇。地处半山区。主产小麦、玉米。有采煤、橡胶、化工等厂。丰沙铁路和109国道经此。(2)在山西省壶关县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县城新建路,人口 1.8 万。自唐代起历为县治。1949年属壶关一区,1956年改城关乡。1958年改火箭公社,1959年改城关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西川底乡并入,城关镇改名龙泉镇。因境内有龙泉河故名。产玉米、小麦、谷子。有陶瓷、水泥、农机、型钢等厂。长树公路经此。(3)在山西省阳高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80.3平方千米。人口7.7万。镇人民政府驻北门外,人口3.2万。清雍正三年(1725年)为阳高县治至今。1949年为城关区,1950年改阳高一区,1953年改城关镇,1958年改红星公社,同年改城关公社,1961年分设城关镇、城关公社,1984年改城关镇。2001年孙仁堡乡并入。城关镇改名为龙泉寺,因境内古有龙泉寺得名。产玉米、小麦、谷子、黍子、马铃薯、蔬菜。有铸造、造纸、塑料加工、工艺美术、橡胶等厂。京包铁路、张大公路经此。古迹有云林禅寺。(4)在山西省隰县中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4.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北大街,人口1.2万。西汉为蒲子县治。唐为隰州、隰川县治,1912年为隰县治至今。1949年属隰县一区,1956年设城关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改镇,2001年北庄乡并入,城关镇更名龙泉镇,取旧郡名称之。地处黄土高原区。主产蔬菜,特产金梨。有农机修配、粮油加工等厂。209国道经此。古迹有小西天、大观楼等。(5)在山西省神池县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城街,人口1.3万。清雍正始为县治。1949年属神池县一区。1953年设城关乡。1958年设东风公社,1961年改城关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温岭乡并入。城关镇更名龙泉镇,因境内有泉故名。地处丘陵平缓区。产莜麦、马铃薯、胡麻。有水泥、制药、农机修理、制砖等厂。宁岢、神河铁路、忻保公路经此。(6)在黑龙江省巴彦县东南部。面积143.3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泉村,人口 3140。因濒龙泉河,镇以河名。1946年设龙泉区,1948年改华山区。1956年改龙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主产玉米、大豆等。有酿酒、亚麻加工、钢、铝窗等厂。公路通巴彦、洼兴等地。(7)在黑龙江省拜泉县南部。面积125.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卫星村,人口 1670。1938年称振兴村,1945年后设中兴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77年改保华公社。1984年改龙泉乡,1986年改镇。产玉米、大豆、小麦、亚麻等。有铁木加工、亚麻加工等厂。202国道经此。(8)在吉林省靖宇县西部。面积181平方千米。人口1万。镇人民政府驻龙西,人口 2270。曾称龙泉西、西龙泉。因南侧有火山口湖名龙湾,有泉水称龙泉,故名。1956年设龙泉乡,1958年改幸福公社,后改龙泉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特产大蒜、人参。有参场、林场。有木器、红砖、塑料等厂。营抚公路经此。(9)在安徽省东至县南部、龙泉河东岸。面积124.5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泉村,人口550。因位于龙泉河旁得名。1958年成立河溪公社。1982年设东胜乡。1994年置龙泉镇。主产稻。有轮窑、陶瓷、农机、造纸等厂和养殖场。盛产香菇、木耳、莲子。为县重点产粮区之一。是安徽省中心建制镇和重点边贸市场。大石公路经此。村东大板桥有1932—1935年中共秋浦县委和赣北特委旧址。(10)在山东省即墨市境中东部。面积110.7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段村,人口 4000。据传,元泰定时,段姓迁来此地立村,称段村;后范氏、单氏、李氏等迁此附近,建几个庄疃;后逐渐毗连为一,最终形成一个自然村,今总称段村。1946年属即东县十一区(段村区)和十二区(灵山区)。1952年建段村乡。1956年为即墨县段村区段村乡,1958年撤区建段村公社。1984年复建乡,1994年改置镇。2001年1月石门乡并入,7月段村镇改名为龙泉镇。以古代曾设龙泉社得名。横河流经镇境。产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有石油机械设备、木工机械、电镀、砖瓦、化工、锯材等厂。烟青公路经此。(11)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南部。面积40.2平方千米。人口4.51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口(村),人口1.3万。村西有泉,有泉水自石刻龙口中流出,因取名龙口。建国初为淄川县第三区龙口乡,1956年为洪山区龙口乡。1958年4月划归淄川区,同年9月成立龙口公社,以公社机关驻龙口而得名。1956年因该社建国前先后称龙泉镇、龙泉乡、龙泉区而称龙泉公社。1984年建龙泉镇。般河贯穿全境。主产小麦、玉米、大豆及杂粮。有采矿、陶瓷、建材、化纤纺织、塑料、日用化工、医药化工、消防器材、金刚石、高级耐火材料、晶体材料、磁性材料等厂。湖南公路纵贯镇境。(12)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东部。面积154.7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泉汤,人口 1810。明弘治年间,于现村西北建一温泉,名为龙泉汤;宋姓迁此建村,定村名龙泉汤。1950年分属昆嵛县十区、十一区,1952年属龙泉区,1956年昆嵛县撤销划回牟平县。1958年9月成立群星公社,同年改名为姜格庄公社。1962年从姜格庄析出成立龙泉公社,1982年设龙泉乡,1989年改置镇。主产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有空压机、中药、砖瓦、印刷、被服等厂和建筑公司。烟文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龙泉温泉、全真教发源地、烟霞洞等。(13)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南部。面积210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泉铺,人口 4080。因河中有泉水涌出,故名。1949年为罗家畈乡,属土门区。1958年属土门公社。1960年为罗家畈公社,属土门区。1984年改区,1987年改为龙泉镇。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主产稻、玉米、棉花,盛产柑橘、木梓。有机械、建材、水泥制品、不锈钢制品、酿酒等厂。为夷陵区东南部农贸集市。有公路接汉宜公路。(14)在湖南省新田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10.1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华南路,人口1.3万。1949年属柏家乡、下车乡、北门外乡,1953年设城关镇。旧名新田堡,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始为县治。1958年并入幸福公社,1959年从东门桥公社析出置新田城。1961年设城关公社,1980年恢复城关镇。1995年城东乡、田家乡并入更名为龙泉镇。主产稻,并产烤烟、甘薯、蔬菜。有农机修配、纺织、造纸、水泥、氮肥、农副产品加工等厂。桂宁公路经此。古迹有文庙、青云塔。(15)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西南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2.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泉驿,人口2万。明、清时设有驿站,故名。1953年置龙泉镇,属简阳县。1960年改属成都市,1984年界碑、平安、山泉三乡部分村并入。镇西处平坝,东靠龙泉山西麓。东风渠、百工堰、宝狮湖等水利设施发达。盛产水蜜桃、葡萄、鲜鱼、蔬菜。有农机、轻纺、建材、塑料、医药等厂。“天府火腿”、“脱脂纱布”等产品驰名。成都地图出版社、成都旭光仪器厂等设此。成渝公路经此。有辛亥革命四川首义地——龙泉武庙及百工堰、桃花沟等名胜。(16)在四川省阆中市东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泉,人口870。1949年为双合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花冠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置龙泉镇,构溪乡并入。产蚕茧、棉花、油桐和中药材沙参、桔梗。有粮油加工、铁木等厂。有公路经此。(17)在贵州省凤冈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3.2万,有土家、仡佬、苗等少数民族。镇人民政府驻凤凰山麓,人口 7220。元置龙泉坪长官司,为司治。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为龙泉县治,后历为凤泉、凤冈县治。1932年置龙泉镇。1958年撤镇建公社。1962年析置龙泉镇及柏梓、六里、西山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2年三乡并入龙泉镇。有水泥、造纸、酿酒、农机、印刷、立德粉厂。遵铜、凤冈公路在此交会。古迹有龙泉石刻、天河洗甲碑及城北隅文峰塔。(18)在贵州省丹寨县西部、龙泉山东麓。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18.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建设南路,人口1.6万。镇以山名。清乾隆二年(1737年)于此设龙井塘,三年改为龙井铺;十二年八寨厅治徙此。1913年后历为县治。1932年置治城、护城、护场、护廓四镇,1941年合并四镇置龙泉镇和金钟乡。1958年改建红旗公社,1959年改为龙泉管理区,1961年为龙泉公社。1981年改镇,1984年红旗乡并入,升为区级镇。1992年合心、金钟乡并入。产稻、小麦、玉米、杉、松等。有农机修理、酿酒、陶瓷、印刷、缝纫等厂。城郊有大片茶园。是黔东南大牲畜交易市场。隆三、都丹、丹排公路经此。(19)在云南省易门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63.4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泉,人口1.4万。因镇西有大龙泉而名。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易门县,为县治。清宣统三年(1911年)设中区,1921年为东区。1931年置怡山镇,1950年为城郊乡,1954年改城关乡,1963年设城关公社,1984年设龙泉镇。2000年原方屯乡并入。地处方屯坝子(盆地)西部。产烤烟、稻、玉米、小麦、蚕豆等。特产牛肝菌罐头、“大龙口高粱酒”、青豆豉、油鸡。有酿酒、食品、陶瓷、麻纺、机修、火炮(烟花)等厂。为县内最大集市。公路北接昆畹公路,南接昆洛公路。名胜有龙泉公园。南有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苦水村

    在今河北深泽县东南,南接束鹿县界。《方舆纪要》 卷12深泽县: 苦水村在 “县东南十五里。相传光武尝经此,饮水而苦,因名”。

  • 渭沱镇

    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渭沱镇。清光绪 《合州志》 卷4: 渭沱 “距城三十里”。在重庆合川市西南部、涪江左岸。面积57.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渭沱场,人口 3460。地当江边回水沱湾,上有

  • 富民监

    北宋置,在今湖北大冶市东。《宋史·地理志》 大冶县: “有富民钱监。”宋置,在今湖北省大冶市东。《宋史·地理志》:兴国军大冶,“有富民钱监”,即此。

  • 毕钵罗窟山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红岩西之西山。《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明地理考》:“宾川州南毕钵罗窟山,即赵州之白崖西山也。”又引明李元阳《记》曰:“一名宾波罗窟,在白崖川西。山岩壁立,耸拔千余丈,其下林麓蓊郁。

  • 长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阳县置,属纪州。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北安伏乡。大业初属陇西郡。唐贞观三年(629)省入陇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安阳县改名。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属陇西郡。唐贞

  • 大安口关

    明置,属遵化县。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遵化县:大安口“嘉靖三十八年尝为寇所陷”。清设把总驻守。

  • 吴章岭

    在今江西星子县北四十五里。宋孔武仲《吴章岭》诗:“庐山北转是吴章,岩草纷纷静有香。”

  • 淇澳

    在今广东珠海市北淇澳岛淇澳村。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 置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中山市东南海中淇澳岛上淇澳。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于此置巡检司。

  • 崇龛山

    亦名隆龛山、明月山。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境。《元和志》 卷33崇龛县: “崇龛山,在县西三里。” 崇龛县以此名。

  • 裕涌墟

    即今广东顺德市西南裕涌村。清咸丰 《顺德县志》 卷5: 墟市有 “裕涌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