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山寺

龙山寺

清康熙三年(1664)建,在今台湾台北市西南万华区(艋舺)。


(1)初名普现殿,又名天竺寺。在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相传始建于隋代,明天启间重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山门、华表、殿堂门、钟鼓楼。世传原佛像处有一巨樟,夜发祥光,时人崇之,乃斫作法鼓、寺门、千手佛,今俱存。千手佛通高4.2米,头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周围又雕众多戴花冠小佛首,叠作帽状;堕耳垂目,庄严慈祥,主手合十,两侧旁支 1008 手,掌中均雕一眼,列如团扇,或携物,或空手,形态不一;身披莲服,两足微露立莲台,造型精湛。正殿悬明书法家张瑞图题写的“通身手眼”匾额。殿前青石浮雕,巨龙绕柱,龙足爪珠,敲之锵然,左若清罄,右若红鱼。龙山寺巍峨宏伟,支庶流长,台湾省有不少同名寺宇。(2)在台湾省台北市西南,临淡水河。清乾隆三年(1738年)创建,至乾隆五年建成。其地原名艋舺(今万华),为台北市区的发轫点。龙山寺因与台北市早期移民关系至深,向被视为福建泉州龙山寺的分支和祖籍的标志。所供神像甚多,主神观音佛祖,亦称安海观音。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神诞,有盛大祭典。原建筑于嘉庆、同治间先后被地震和风雨破坏,现存建筑多为1920—1926年改建。1953—1965年扩建。正门石阶两侧保全的二铜柱是早期遗物,为重要的艺术品。(3)在台湾省彰化县鹿港镇。又称鹿港龙峙。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创建。乾隆五十一年迁今址,仿泉州开元寺重建。建筑雄伟华丽。寺内亭顶木雕、铜像及古钟等,均华丽精美。保存石刻多种,有较高艺术价值。为台湾三大古刹之一。


猜你喜欢

  • 永平汛

    在今广东惠阳市(淡水镇)西北永平村。隔水接博罗、东莞界。清有把总驻防。

  • 齐禹县

    1942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齐河、禹城二县析置,治齐河城(今山东齐河县南齐河旧址)。取二县首字为名。1950年5月撤销,并入齐河、禹城二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2年由齐河、禹城两县析置。以两

  • 庄浪路

    元初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即今甘肃庄浪县西北南湖镇。大德八年(1304)降为庄浪州。元初置,治今甘肃省庄浪县(水洛城)西北南湖。初隶甘肃行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改隶安西行省(陕西行省)。辖境相当

  • 广宁馆

    馆驿名。辽置,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南。《辽史·地理志》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松山馆“七十里至崇信馆,九十里至广宁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西南山嘴子。为辽中京通往上京驿路沿途所设之驿馆。

  • 西延

    即今广西资源县。元至正中置巡司于此。清雍正八年(1730)移全州州同驻此。1935年于此置资源县。

  • 善塔斯岭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为清代自伊犁通往喀什噶尔要道。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土布河源出塔尔巴胡岭,岭南接善塔斯岭。多生野葱,亦葱岭也。初定伊犁时置善塔斯卡伦,以遏布鲁特。”

  • 中心台

    在今北京内城鼓楼西侧。元置,以其为元大都城中心而名。清《日下旧闻考》卷54引元《析津志》:“中心台在中心阁西十五步,其台方幅一亩,以墙缭绕。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台,实都中东、南、西、北之中也。”

  • 黑大庙

    即白音胡硕。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驻地白音胡硕镇。清图什业图札萨克和硕亲王府 (科尔沁右翼中旗王府) 曾在此兴建喇嘛寺庙,故称此地为白音胡硕黑迪庙,俗称伊和苏莫 (大庙)。

  • 北广平郡

    北魏永安中置,属相州。治所在南和县(今河北南和县)。辖境相当今河北邢台、任县、南和等县市地。北齐废。北魏永安中析广平郡置,治南和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邢台、南和、任县等市县。北齐省入广平郡。

  • 大横琴山

    即今广东珠海市南海中横琴岛。《方舆纪要》卷101香山县“浮虚山”条下:“又南百里有大小横琴山,其下即井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