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多山

龙多山

在今四川合川县西北,与潼南县分界。《舆地纪胜》卷159合州:龙多山“在赤水县北五里。有唐孙职方樵。《龙多山录》云:上有一道宫曰至道观,东有大池,即唐武后时放生池。又有天宝十四载韦藏锋祭山题名。中峰有鹫台院,东为佛慧院。院有万竹轩,竹径围尺,暑为之却扇。有东岩,广五十丈,多唐人刻字。又有灵山院,泉自岩出,潴为方池,大旱不竭。其山高明、窈深,变态万状。有驾鹤轩,下视涪水如带,烟云出没,山之伟观也”。《方舆纪要》卷69合州:龙多山“在州西北百里,涪江经其下。山远且高,逶迤如龙蟠。《志》云:铜梁、龙多州境之大山也”。有唐咸通五年(864)“弥勒佛龛”、“千佛龛”石刻及唐、宋摩岩题记,其中北宋政和六年(1116)《知县程公政事记》碑,记载了王安石变法事迹。


猜你喜欢

  • 万年州

    清康熙三年(1664)郑成功子郑经升万年县置,属东宁省。治所在二赞行(今台湾省台南县南仁德乡二行村)。康熙二十二年(1683)废。清康熙三年(1664年)台湾郑经升万年县置,治兴隆里(今台湾高雄市北旧

  • 二赞行溪

    又名二层行溪。即今台湾省台南、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二赞行溪“在(台湾)县治南二十里。合冈山、红毛寮二溪, 由喜树港入海。台、凤分界处”。

  • 开巴郡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置,属万州。治所在宣汉县(今四川达川市)。西魏时治所改名石城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川、达县二市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置,治石城县(今达州市)。辖

  • 常乐州

    五代南汉置,治所在石康县 (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石康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县东部及广东廉江县部分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五代南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常乐。辖境相当今合浦及广东廉

  • 大容山

    亦名容山。在今广西容县、北流县西北。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梅花顶在北流与玉林市界上,海拔1276米。《舆地纪胜》卷104容州:大容山“在州西北。山阳有观曰棋真。唐开元间,有樵者见二人对弈。今石枰犹存”。

  • 浚水

    ①在今河南开封市北。《诗经·邶风·凯风》: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水经·渠水注》 引《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 又引 《陈留风俗传》 曰: “县北有浚

  • 柏林场

    在今四川大竹县北。清属渠县。嘉庆初,白莲教杨开第与总督勒保激战死于此。

  • 泰戏山

    又名武夫山、平山、戍夫山、派山。在今山西繁峙县东恒山山脉东段。《山海经·北次三经》:“泰戏之山,……虖沱之水出焉。” 即此。古山名。又称武夫山、戍夫山、泒阜山。约指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恒山山脉东段。《山

  • 空灵滩

    在今湖南株州市南湘江中。亦作空泠峡。《梁书·元帝纪》: 承圣元年 (552),“营州刺史李洪雅自零陵率众出空灵滩,将下讨 (陆) 纳,纳遣将吴藏等袭破洪雅,洪雅退守空灵城”。即此。清光绪《湖南通志》

  • 厗奚县

    即虒奚。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内潮河西岸。《汉书·地理志》: 渔阳郡有 “厗奚” 县。王先谦补注: “王念孙曰厗皆当虒。” 东汉改为傂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