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集
①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南四十二里黑龙集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三年 (1864)十一月,捻军趋 “镇平之黑龙集”。
②即今湖北襄阳县 (张湾镇) 西北黑龙镇。清设千总驻防。
集镇名。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西北部、排子河上源东岸,北邻河南省。属石桥镇。人口4640。原黑龙集镇人民政府驻地。因建有黑龙庙,故名。有农机、砖瓦等厂。为县西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南接老黄公路。
①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南四十二里黑龙集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三年 (1864)十一月,捻军趋 “镇平之黑龙集”。
②即今湖北襄阳县 (张湾镇) 西北黑龙镇。清设千总驻防。
集镇名。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西北部、排子河上源东岸,北邻河南省。属石桥镇。人口4640。原黑龙集镇人民政府驻地。因建有黑龙庙,故名。有农机、砖瓦等厂。为县西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南接老黄公路。
即析。春秋楚邑。即今河南西峡县治。《左传》:昭公十八年(前524),“冬,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实白羽”。即“析”。
①在今北京市西。《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分水岭在“府西四十五里。山涧诸水至此分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县界”。②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分水岭“滦河径其西,漆水径其东,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明一统志》卷17永宁县:双髻山“在县东北二十里。绝顶有双髻并峙,状若髻然”。②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五侯山。《方舆胜览》卷13兴化军:双髻山“亦名笔架山”。《方舆纪要》卷96莆田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六年 (959),世宗北伐契丹,亲率水军自乾宁军沿流而北,“至独流口,溯流而西”,即此。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六年(95
清光绪十九年(1893)动工修建,次年竣工。从湖北大冶西北的铁山铺,东至长江南岸的石灰窑港。全长27公里。为大冶铁矿专用。今为武汉至大冶铁路的一段。
①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置,属汾州。治所在岭西县(后改吐京县,今山西石楼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交口等县地。孝昌中寄治西河郡,治所当在今山西孝义市西十五里上、下吐京村。隋开皇初废。②东魏武定八年
即今福建漳平市。明成化七年(1471)置漳平县治此。即今福建省漳平市。本属龙岩县,明成化六年(1470年)析龙岩县居仁、聚贤、感化、和睦、永福等五里置漳平县,治九龙乡,即此。
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北牛心台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本溪县:“牛心台距县市东北三十里,太子河右岸约二里,分上下牛心台。上牛心台,有炭坑,在南东入溪谷四里处……下牛心台在上牛心台下流三里,附近产石
即今云南中部之滇池。唐代滇池亦称昆池或东昆池。唐樊绰 《蛮书》 卷2: “昆池在拓东城西,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五里,水源从金马山东北来,……至碧鸡山下为昆州,因水为名也,土蛮亦呼名滇池。” 但亦仅指今
即今山东文登市西南泽头镇。清光绪《文登县志》 卷3 《坊市》: 城西南五十里曰泽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