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黑龙潭

黑龙潭

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杨家充南侧寿安山北麓。明 《帝京景物略》 卷5: 黑龙潭,“土人传黑龙潜中”,故名。为明、清皇家祀雨之地。明成化八年 (1472) 于此建龙王庙,清乾隆三年 (1738)封龙神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庙内碑石林立。

②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宋史· 岳飞传》: 南宋建炎二年 (1128),“战胙城,又战黑龙潭,皆大捷”,大败金人。《方舆纪要》 卷49汲县: 黑龙潭 “在府城西。旧时黄河决堤,潴而为潭处也。上有黑龙神庙”。

③在今云南昆明市北二十八里龙泉山麓。相传汉代建有黑水祠,明洪武间改建为龙泉观。今辟为龙泉公园。黑龙潭潭水深黑,产鱼甚多。

④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云龙镇东。《方舆纪要》卷116南安州: 黑龙潭 “在州 (治今云龙镇) 东七里。水深莫测”。


(1)景点名。(1)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西路。瀑布自山崖泻下,如白练悬空,山鸣谷应。崖下一潭深数丈,名黑龙潭。潭上有长寿桥,长23米,横跨西溪,状若长虹。桥下悬崖百丈,急湍奔流。近处有“西溪石亭”,亭门石刻一联云:“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游人多在此观瀑。1944年于潭南截流筑坝建龙潭水库,蓄水30多万立方米。(2)在河南省卫辉市西。黄河决溢,潴而为潭。《宋史·岳飞传》:建炎二年(1128年)岳飞战金兵于胙城,又战于黑龙潭,皆大捷。即此。(3)在云南省昆明市北郊15千米的龙泉山麓黑龙潭公园内。据考为汉代益州郡的黑水祠,唐宋时建道观,元代为龙泉观。因山下有一潭,水自底冒出,源源不竭,色深黑,传为黑龙潜藏其中,故名。现有上下二观,下观为黑龙宫,面潭西而立,创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北沿石阶而上,为龙泉观,即上观,层楼叠阁,殿宇三重。观内遍种奇花异草,著名的有唐梅、宋柏和明山茶花,被称为“黑水祠中三异木”。碑亭内收藏着历代碑碣、石刻。潭水梅花,山岚烟雾,引人入胜。园内东山嘴山坡上,有王德三等三烈士墓。(4)在云南省丽江市象山脚下。潭面宽阔,碧水澄澈,玉龙雪峰倒映其间。堤上绿树蓊郁,景色极为秀丽。清乾隆二年(1737年),纳西族人民在此建龙神祠,乾隆题“玉泉龙神”,故又名“玉泉”。潭中建得月楼。楼前有郭沫若书题楹联:“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极尽玉泉之妙。潭北的五凤楼,精巧美观,1979年从芝山迁此。(2)集镇名。在云南省勐海县东部。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270。因地处黑龙潭畔得名。产水稻、旱稻、茶叶等。有公路西北接昆洛公路。

丽江黑龙潭


猜你喜欢

  • 渴槃陁

    亦作渴盘陀、渴槃陀、汉盘陀、诃盘陁、喝盘陀、渴罗陀。南北朝时西域国名。都城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克吉自治县城东北石头城遗址。《魏书·高宗纪》: 兴安二年 (453),“渴槃陁国遣使朝贡”。即“渴盘陀”。

  • 加枕山

    在今海南省陵水县西。明弘治十三年(1500),官军平峒黎陈那样,至加枕山。即此。古山名。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官军平峒黎陈那祥,至此。

  • 千步沙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东海岸。清许琰《普陀纪胜》:“千步沙在东海滨, 自几宝岭至飞沙岙约五里许,循山为玉堂街,沿海为千步沙也。每海潮拍岸,浪高数十丈,来如飞瀑,止如曳练,遇大风激荡则雷轰雪涌,眩目

  • 罗木箐河

    在今云南玉溪市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115新兴州: 罗木箐河 “在州北。自晋宁州流入境,又西南流入临安府嶍峨县界”。

  • 荣州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公井县(今四川自贡市西十里贡井)。《元和志》 卷33荣州:“取荣德山为名。” 六年 (623) 移治大牢县 (今四川荣县西)。永徽二年 (651) 移治旭川县 (今

  • 息州

    北周宣政元年 (578) 改东豫州置,治所在广陵城 (今河南息县)。隋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金泰和八年 (1208) 复置,蒙古中统三年 (

  • 瓜漏河

    在今山东章丘市北。《方舆纪要》卷31章丘县:“瓜漏河在县(章丘县旧治)西南七里。源出西南百里山峪中,东北至明社庄之石崖,泊然而止,土人名其处为渗水湾。夏秋积雨,群峪之水来汇,溢至城南五里,会于淯河。既

  • 孝义寨

    在今浙江磐安县南十四里翠峰寺。元置孝义巡司于此。明洪武七年(1374)改置镇守百户,后废。

  • 保昌郡

    北宋宣和二年 (1120) 赐南雄州为保昌郡。治所在保昌县 (今广东南雄县)。

  • 欢庵镇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四十四里欢庵。昔有欢庵庙,故名。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奉贤县西有“欢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