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榆岭
即今河北邢台市西北黄峪岭。西接山西和顺县。《方舆纪要》 卷15顺德府邢台县: 黄榆岭在“府西百二十里。亦设险处也”。《清一统志·顺德府一》: 黄榆岭 “石径盘旋,形险道冲,有边墙一道”。
即今河北邢台市西北黄峪岭。西接山西和顺县。《方舆纪要》 卷15顺德府邢台县: 黄榆岭在“府西百二十里。亦设险处也”。《清一统志·顺德府一》: 黄榆岭 “石径盘旋,形险道冲,有边墙一道”。
亦作花黡镇。南宋属寿春县,在今安徽寿县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1寿州:“相传以宋武帝女寿阳公主而名。”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6:南宋绍兴二年(1132)七月,“武义大夫閤门宣赞舍人主管庐
即今贵州桐梓县北三元乡。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31桐梓县:“三元坝在城北九十里。”
又名普济寺、焦山寺。在今江苏镇江市东焦山上。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名普济寺。南宋景定中重建,改名焦山寺。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赐名定慧寺。建筑宏伟,殿阁与金山寺迥异,故有 “金山寺里山,焦山山里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迪化府。治所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3年改名吉木萨尔县。古旧县名。清末由吉木萨尔分县改置,治吉木萨尔镇(今新
南朝梁侨置,属霍州。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境。北魏以后废。
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南五十里石桌乡石篆山上。为儒、释、道三教摩崖造像群。始刻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主要集中在子母殿、千佛崖两处。子母殿有九龛,佛教造像有毗卢佛、文殊、普贤等,儒家造像有孔子,道教造像
西藏古地区名。《唐蕃会盟碑· 碑阴 (藏文)》: “东方汉土,威加海之涯岸日之所出之王,彼与珞、(泥) 婆罗迥异。” 此指吐蕃王朝 (约629—842) 所辖之珞地区,在今西藏墨脱县以南喜马拉雅山麓之
古名银山碛。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库米什镇一带。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3:库木什阿克玛塔克“在苏巴什塔克北谷口西南一百四十里。……按回语,库木什,银也;阿克玛,积而不散之谓。库木什阿克玛塔克, 即《唐书
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属松潘镇漳腊营。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九寨沟镇 (漳札)。后废。
亦作峪口、洳口。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峪口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三河县图: 北有茹口。清 《畿辅舆地全图》 三河县: 洳口镇在 “县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