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马山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顾炎武 《昌平山水记》 卷上: “悼陵之东为鹿马山,有田贵妃之墓。” 明亡,崇祯皇帝朱由检及周皇后自缢,亦葬于田贵妃墓内。清改称思陵。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顾炎武 《昌平山水记》 卷上: “悼陵之东为鹿马山,有田贵妃之墓。” 明亡,崇祯皇帝朱由检及周皇后自缢,亦葬于田贵妃墓内。清改称思陵。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五十里罗星山上。宋柳七娘建。据明王应山 《闽都记》 卷12: “罗星塔屹立江心,镇会城水口,称罗星云。俗呼磨心,以在水中央也。塔为宋时柳七娘所造。七娘,岭南李氏女,有色。里豪某夺之,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岩寺镇 “在歙县西二十五里。今出漆器”。《清一统志·徽州府二》: 岩寺镇 “在歙县西二十五里。宋设官收酒税,初置税课局,兼置岩寺巡司。洪武十四年废”。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 封第三子窝阔台,都叶密立 (也迷里,今新疆额敏县)。辖地相当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及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1229年窝阔台 (太宗) 继汗位后,由其子贵由继承封地
隋于契吴城置,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旋废。
即今云南盈江县西南五十里芒允街。傣语“芒” 为村,“允” 为城,意即似城一样的大村。清光绪元年 (1875) 正月十七日,边民击杀英国侵略军翻译官马嘉理于此。
唐方镇名。咸通三年 (862) 分岭南节度使东部地置,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辖区相当今广东 (除连州、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外) 及海南省。乾宁二年 (895) 号清海军。唐方镇名
即今安徽石台县南四十里之大历山。《方舆纪要》 卷27石埭县: 栎山在 “县西百六十里。高五百丈。周九十里。石壁峭挺,阿有龙池,波流甚远,池口河东源出此。其并峙者曰洞山”。
即今河南虞城县南三十六里站集乡。《清一统志·归德府》:石榴堌驿“在虞城县南六十里”。清置驿于此。民国时属商丘县,设县佐驻此。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利国乡。宋设利国监于此。明设驿站,称利国驿。产优质铁、铜等矿。还有煤、石灰石等。
在今山东高青县北。即漯河之别名。《方舆纪要》 卷35谓 “ 《汉志》 ‘漯水至千乘入海’ 即此,后讹为隔会水。隋盖以此名县 (会城县)。今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