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山湖
在今山东济南城北二十里。《寰宇记》卷19历城县: “历水在县东门外十步。按晏谟 《三齐记》 云,历水出历祠下,泉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 《方舆纪要》 卷31历城县: 鹊山湖 “湖北岸有鹊山,因名。《志》 云,泺水自大明湖东北流,注华不注山下,汇为湖。又东北流,入大清河。伪齐刘豫自城北导泺水东行,而鹊山湖涸为平陆”。
在今山东济南城北二十里。《寰宇记》卷19历城县: “历水在县东门外十步。按晏谟 《三齐记》 云,历水出历祠下,泉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 《方舆纪要》 卷31历城县: 鹊山湖 “湖北岸有鹊山,因名。《志》 云,泺水自大明湖东北流,注华不注山下,汇为湖。又东北流,入大清河。伪齐刘豫自城北导泺水东行,而鹊山湖涸为平陆”。
在今浙江仙居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2仙居县: 彭溪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志》: 出多林木,饶五谷,脉接天台,水流为彭溪”。
本名直沽,元延祐三年 (1316) 改名海津镇。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汉口附近。至正九年 (1349) 设镇抚司。明永乐初于此置天津卫和天津左、右卫,自此遂称天津。《清一统志·天津府二》“海津镇”
俗称青海王旗。即和硕特西前旗。在今青海乌兰县东。后迁德令哈市东。
又作夏尔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十四里。藏语意为东边部落。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 (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即今云南昭通市和大关县西之洒鱼河。《元和志》卷32曲州:“七曲水,在州西北三十里。”
①东汉质帝刘瓒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桓帝纪》: 本初元年 (146),“葬孝质皇帝于静陵”。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 “在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东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三十里县底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容县图:东北有县抵(底)墟。
清康熙三年 (1664) 由湖广省分为左右两布政使司,六年 (1667) 右司改为湖南省。省会在长沙府 (治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1913年废长沙府,长沙县为湖南省会。1933年由长沙县析
又名臼城。春秋晋大夫臼季邑。在今山西运城市解州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晋公子重耳“济河, 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古邑名。又作臼城。春秋晋大夫臼季邑。在今山西省永济市东北。《左传》
即今安徽庐江县东南六十里黄屯乡。《清一统志·庐州府二》 “沙溪市” 条下: “又东南六十里为黄屯市。”在山东省兖州市境西南部。面积48.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屯,人口1500。本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