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化堰
古青神渠。在今四川青神县北。《元史·河渠志》: “嘉定之青神,有堰曰鸿化,则授成其长吏,应期而功毕。” 即建于唐太和中,为僚族张武所开,历代维修,扩大灌溉面积。明嘉靖间复开截江水,“直灌田四十余里”。清乾隆间,“自九老桥至中兴庵四十余里,灌田一万四千余亩”。为青神陂堰中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扩大面积至三万六千亩。
古青神渠。在今四川青神县北。《元史·河渠志》: “嘉定之青神,有堰曰鸿化,则授成其长吏,应期而功毕。” 即建于唐太和中,为僚族张武所开,历代维修,扩大灌溉面积。明嘉靖间复开截江水,“直灌田四十余里”。清乾隆间,“自九老桥至中兴庵四十余里,灌田一万四千余亩”。为青神陂堰中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扩大面积至三万六千亩。
在今浙江兰溪市北十五里女埠镇兰江之上。《方舆纪要》 卷93兰溪县: 普济桥 “在县西北女儿渡上。宋绍圣中维百舟以梁溪上,名普济桥,后更名望云。今桥废,仍以舟济”。
即今江西奉新县南黄沙港。《方舆纪要》卷84奉新县“龙溪水”条下:华林水“发源华林山,至冯田渡,与龙溪水合,注于冯水”。
即多云县。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寰宇记》卷168作“多灵县”。
隋开皇九年 (589) 改南巴郡置,属高州。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大业初废入连江县。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仍属高州。永徽元年(650) 改属潘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茂名县。古县名。
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建昌县 (治今艾城): “南一里有捍水堤,会昌六年摄令何易于筑。西二里又有堤,咸通三年令孙永筑。”
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五十二里淮口镇。明置巡司于此。
①即楚王城。在今河南信阳县北偏西六十里苏楼村西侧。北魏为西楚州治。《魏书· 中山王英传》: “衍宁朔将军张道凝等率众据楚城。闻英将至,弃城南走。”②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二年 (
即谢通门谿。在今西藏谢通门县西通门。
①周畿内国。在今河南洛阳市或宜阳、偃师地。《左传》:成公十三年(前578),“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子受脤脤于社, 不敬”。②西周初封国。或作郕。一作盛。《史记·管蔡世家》:武
明洪武中置,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六十里岳沟。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