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山
又作鬼窟山。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杰沙东北。《方舆纪要》 卷119孟养军民宣慰司: 鬼窟山 “极险扼,夷人据为硬寨。或讹为鬼哭山。正统十三年,督臣王骥复征麓川,余孽思机等于孟养败其兵,金沙江贼于鬼哭山立三大栅。骥与总兵张軏亲冒矢石战一日,而栅寨悉拔,即此”。
古山名。《读史方舆纪要》作鬼窟山。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杰沙东北。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王骥征麓川思机发等于孟养,次年败其兵于金沙江(今伊洛瓦底江)。思机发于鬼哭山立三大栅拒之,王骥冒矢石,战一日,拔之,即此。
又作鬼窟山。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杰沙东北。《方舆纪要》 卷119孟养军民宣慰司: 鬼窟山 “极险扼,夷人据为硬寨。或讹为鬼哭山。正统十三年,督臣王骥复征麓川,余孽思机等于孟养败其兵,金沙江贼于鬼哭山立三大栅。骥与总兵张軏亲冒矢石战一日,而栅寨悉拔,即此”。
古山名。《读史方舆纪要》作鬼窟山。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杰沙东北。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王骥征麓川思机发等于孟养,次年败其兵于金沙江(今伊洛瓦底江)。思机发于鬼哭山立三大栅拒之,王骥冒矢石,战一日,拔之,即此。
①唐广德后置,以防御吐蕃。在今陕西千阳县西北三十五里千河西岸安化。②北宋置,属福津县。即今甘肃武都东北安化镇。③即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明属思恩县,于此置安化镇巡司。④在今宁夏泾源县南。北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东安县置,属莒州。治所即今山东沂水县。大业初属琅邪郡。唐属沂州。金改属莒州。明隶青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沂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琅玡道。1928年直
在今四川绵竹县东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绵竹县有庚除山。《寰宇记》 卷73绵竹县:“在县东北四十里。即张道陵二十四化之一也。山有二石室,天宝七年敕置庚除观。今废。”
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清一统志·处州府》:古洞山“在松阳县西南二百里。高千仞, 自西南五岭亘入括松界中,有牧龙渊,道书称为成德隐元之天”。
即今安徽夥县东北七里屏山。清道光 《夥县志》 图: 城东北有屏山。(1)在安徽省泗县中部。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屏山集,人口700。因山得名。1949年置屏山乡,1958年改公
隋仁寿元年 (601) 改长广县置,属东莱郡。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唐属莱州。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省入平度州。古县名。隋仁寿元年(601年)改长广县置,治今山东省平度市,属东莱郡。唐属莱州。宋
一称胶澳。在山东半岛南岸,湾口为青岛港。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德国通过 《胶澳租界条约》 强行租占。1914年又被日本强占。1922年我国收回。该海湾附近地区古为胶州,故名胶州湾。又称胶澳。在
即今盘龙寺。在云南晋宁县东四十八里盘龙山腰。元至正七年(1347)建,以山名寺。元宣光三年(1372)《大盘龙庵大觉禅师宝云塔铭》保存至今。
北魏改铚县置,为临涣郡治。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北齐改为临涣县。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南临涣镇。属谯郡。北齐改名临涣。
元至元中置, 属威楚路。 治所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嘉。明改置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