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县
①西汉置,属勃海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二十里故城村。东汉改为高城县。
②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县南。东汉废。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故城。为都尉治。东汉改为高城县。(2)西汉置,治今湖北省松滋市南。属南郡。东汉废。三国时魏复置,属安丰郡,后废。
①西汉置,属勃海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二十里故城村。东汉改为高城县。
②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县南。东汉废。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故城。为都尉治。东汉改为高城县。(2)西汉置,治今湖北省松滋市南。属南郡。东汉废。三国时魏复置,属安丰郡,后废。
①即今浙江缙云县西大母山。《方舆纪要》卷94缙云县:大姥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上有巉岩,下有石室,可容数百人”。②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寰宇记》卷101建州浦城县:大姥山“在县东北七十里。《记》云,大
五代王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属长汀县。即今福建武平县。北宋淳化五年 (994) 升为武平县。五代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即今福建省武平县。属长汀县。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武平县。
春秋楚国别宫,为成王所建。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南隅。《左传》: 文公十年(前617),子西 “沿汉泝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江陵县故城南,……今城,楚
在今浙江常山县北二十二里。《元和志》卷26:衢州“以州有三衢山,因取为名”。《寰宇记》卷97常山县:三衢山,“《东阳记》云:山上有石,周回三百步”。在浙江省常山县中部。传昔有洪水自顶涌出,分三道而下,
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47通许县: 鸑鷟冈 “相传有凤集此,故名”。
即莲峰山。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南。《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陇西县:马鹿山“在府南八十里。四围石崖甚险,戍守要区也。又莲花山亦在府南八十里,与马鹿山并峙。有五峰并列。《通志》以为即马鹿山”。《清一统志·巩昌
即今下关。在云南大理市区西洱河北岸的旧城。《方舆纪要》卷117大理府:“府南三十里为龙尾关,亦曰下关。城有三门,皆控点苍、洱海之险,为拒守要地。”《清一统志·大理府》:龙尾关“当洱之尾,一名河尾关”。
又作大穆降。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原为高山族平埔人村社。郑成功治台时设新化里。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设大目降汛,置千总驻守。嘉庆十二年(1807)称大目降街。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新化街。
亦作漯沃县。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西北滨城西。东汉省。三国魏复置,属乐陵国。北魏属乐陵郡。北齐省。
五代吴越国杭州城北门。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武林路与环城北路相交处。南宋改名余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