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冢戍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水经·获水注》:“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许步。” 魏置戍于此。《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五年 (506),“张惠绍与假徐州刺史宋黑水陆俱进,趣彭城,围高冢戍”。即此。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西。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张惠绍攻北魏,进围此戍。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水经·获水注》:“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许步。” 魏置戍于此。《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五年 (506),“张惠绍与假徐州刺史宋黑水陆俱进,趣彭城,围高冢戍”。即此。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西。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张惠绍攻北魏,进围此戍。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常林县(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下湾镇)。六年 (623) 改为绣州。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华池县 (今甘肃华池县东南华池)。贞观元年 (627) 废。③唐贞观
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北十三里。《方舆纪要》卷36平度州“大泽山”条下:两髻山“山椒并列,如绾双髻。现河出焉”。
唐广德二年 (764) 南诏置,为南诏别都、东京、拓东节度驻地。在今云南昆明市。南诏后期称善阐城。即“柘东城”。
五代杨吴时置,属德化县。即今江西星子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升为星子县。(1)古镇名。五代吴置,即今江西省星子县。属德化县。因落星石得名。《水经注·庐江水》:“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
在今广东省博罗县西北罗浮山上。东晋葛洪有《洗药池》诗。
北宋置,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8兴州: 济众监在州东一百七十步,“景德三年置,铸铁钱”。元废。
指长江以南地。《三国志·吴书·程昱传》:“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吴书·孙权传》:“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庾信《哀江南赋》:“五十年中,江表无事。”古地区名。指长江以南地。从中原
在今湖南澧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澧州: “建炎四年,寓治陶家市山砦,随复旧。”疑即澧县东南之竹城。
在今陕西山阳县东。东流至丹凤县南入丹水。《方舆纪要》 卷54山阳县: 两河 “至县界竹林关,有银花河流合焉,因称两河。《志》 云,银花河在县东八十里”。
即今内蒙古兴和县东南高庙子乡。清雍正十二年 (1734) 于此置丰川卫,乾隆十五年 (1750)废。三十三年 (1768) 设守备防守。集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城东南。高庙子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