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陵县置,属桂阳郡 (后改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五十里高亭乡。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为永兴县。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安陵县改名,治今湖南省永兴县西南高亭司。以县东高亭山为名。属桂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属郴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名永兴县,并移今湖南省永兴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陵县置,属桂阳郡 (后改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五十里高亭乡。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为永兴县。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安陵县改名,治今湖南省永兴县西南高亭司。以县东高亭山为名。属桂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属郴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名永兴县,并移今湖南省永兴县。
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一说在武山县西南。《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建兴八年(230),“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
西汉置,属山阳郡。当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汉省。
北周置,属窟胡郡。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北。隋开皇初改修化县。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山西省中阳县西北。为窟胡郡治。隋开皇初改名修化县。
①在今甘肃古浪县东裴家营乡一带。《方舆纪要》 卷63庄浪卫: 裴家川 “在卫东。东北流,绵亘于靖远卫及宁夏中卫之境,为戍守要地。万历间,设官兵驻守于此”。②即今宁夏中卫县西南米粮川,北流入黄河。《方舆
元末明玉珍改龙潭宣抚司置,属施州。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明洪武四年(1371)改为安抚司。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八十里陶庄。《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溧阳县: 陶庄 “有公馆,为溧阳、句容之通道”。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清一统志·郧阳府》:豆沙河“在保康县西北十五里。南流入筑水”。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古水名。发源于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北流入至南河。其水流经之处地势险阻
在今江西瑞金市西。1934年,毛泽东、博古、张闻天曾居山顶古庙。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故又号称“长征第一山”。在江西省瑞金市高围乡东北。为海拔不足100米的石灰岩山丘,因岩层似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北,与黔西县接界。《清一统志·大定府》:陇跨箐“又东有木泥箐,皆深阻盘回,苗人恃为窟穴”。
元立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为江西省,治所在南昌府(今江西南昌市)。民国时治所在南昌市,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简称赣,别称豫章、江右。在中国东南部,北临长江,南依南岭,东傍武夷山,西负罗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