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道集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四十里驿道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掖县东北有驿道集。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四十里驿道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掖县东北有驿道集。
在今黑龙江省铁力市东南。《清一统志·吉林一》:巴兰窝集“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五十里,混同江之北”。巴兰河源于此。
在今陕西宁强县北金牛驿。《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元年 (911),“蜀王宗弼败岐兵于金牛,拔十六寨”。北宋置金牛镇。即今陕西省宁强县北大安镇。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蜀将王宗弼败岐兵于此。北宋为金牛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乌嘎塔拉东南。
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2洪雅县:竹箐山“上多竹,蒙茸茂密。昔人以甃梯磴,盘折而上。宋尝置关于其巅,设巡检司,后废。嘉靖中复设竹箐山巡司”。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北四十一里崔黄口镇。道通宝坻县。清康熙年间设汛守备于此,后又设把总驻此。
唐末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东北。五代晋属溥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古县名。唐末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北。属桂州。北宋初废。
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北禹门。《清一统志·同州府》: 神禹庙 “在韩城县东北六十里禹门。元至元元年,因旧地重建”。另有大禹庙在今韩城市东北六里周原村,又称大夏禹王庙。始建于元大德五年 (1301),明万历七
隋大业三年 (607) 改通州置,治所在通川县 (今四川达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川、达县、宣汉、开江、万源、城口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 改为通州,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通川郡,乾元元年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坡头镇南。《清一统志·广东统部》:吴川营有把总驻大波。
①在今福建建瓯市城西南。《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 城西驿 “在府城西南通济门外。元为城西站。洪武二年改为驿”。②在今广东东莞市城西。《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东莞县: 城西驿 “在县城西,水驿也”